分卷阅读26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你也不看看我多大年纪了,跟他们去抢,我能抢得过吗?别一个不小心把我摔到了。”刘邦撇嘴道。

“别人我不敢肯定,汉武帝肯定能抢到不少。”韩信道。

“废话,他有卫青和霍去病当左右护法,抢不到才是怪事呢。”

“店主,可别跟我们说,这玉米还是明朝传入中原的。”刘邦眼睛转道。

“让客人失望了,玉米还真是明朝传入中原的。”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Y?e?不?是?í???ǔ???é?n?????2?5?????ō???则?为?山?寨?站?点

“可恶,那明朝怎么有那么多好东西的。”成功抢到一盘玉米努力挤出来的李世民听到这话,心里别提多酸了。

辣椒、土豆、红薯、玉米……为什么明朝比他们有口福呢?

“因为明朝开辟了第二条丝绸之路,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当时不少农作物都是乘船,漂洋过海过来中原的。”史诗道。

“原来如此,我东吴船业虽然也很不错,但还是没办法横渡海洋。”“同行”孙策叹道。

“明朝是我们之后的时代,造船技术自然越来越好,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完全可以奋起直追。”刘备道。

“虽然玉米的确是好东西,但还是希望大家抢到能够吃完,而不是浪费。”史诗提醒道。

“店主,你说这玉米一粒一粒的,该不会就是它的种子吧?”刘彻出来,扒拉了一下玉米粒道。

“不错,玉米粒儿就是玉米的种子。”史诗道。

“那这么说我们不把玉米烤了,直接拿回去行吗?”刘邦眼睛转道。 w?a?n?g?阯?f?a?b?u?页?í????u?w???n?2??????????????ō??

“建议别这么做,首先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玉米种子很难种植出来,还有就是一金买下来的玉米棒,能得到的玉米粒儿数并不多,不如以后直接买种子划算。”史诗道。

“原来如此,那我们今天就把玉米吃了。”既然这样,大家就不在关心留种的事,而是全让史诗烤了。

一时间,山海阁尽是烧烤的香味,甚至还弥漫了出去。

突然,有人鼻翼轻轻嗅了嗅,“怀民,你有没有闻到什么食物的香味?”

“这大半夜的,哪可能有什么食物。”张怀民有些无奈道。

可是等他说完,就是一愣,“等等,你别说,我好像也闻到了食物的味道。”

“走,咱们去看看!”苏轼激动道。

他们大半夜的夜游,正好肚子有些饿了。

张怀民还没来得及反对,就被苏轼拽着跑,循着味,两人终于找到香味的来源。

只是到了近前,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有些踌躇。

“这条路我们也算熟悉,往常这处有这地方吗?”

只见他们前方是一片迷雾,偶尔迷雾里面还会传来人声。

闻着香味扑鼻的烧烤味道,苏轼咽了咽唾沫,“这样,怀民你在外面等着我,我进去探探,到时候我要是没出来,你就赶紧跑。”

张怀民头疼,“你可别为了口吃的,连命都不在乎了。”

“可是那股味道真的好香啊,我感觉我今天要是吃不到,绝对睡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