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连忙道:“不过这件事很难办,四叔也只是提了一嘴,他不敢让我们告诉你,怕办不成让你更失望。”
陈青岩握住王瑛的手道:“我懂,科举与我而言早已不寄希望,若是上天垂怜我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珍惜。就算四叔办不成,我不会再为这件事伤神。”
经过这几次事后,陈青岩成熟了不少。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ī?f?????€?n????????⑤?.???????则?为????寨?站?点
人大概只有在经受住风雨的捶打后,才能逐渐变得强大。
*
转眼半个月时间过去,新房的主体已经盖完了,挑了个好日子上梁。
古代上梁是有讲究的,它不仅是对建筑成功的庆祝,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
提前两日王瑛让陈伯去抓了两头猪和一头羊,今日要宴请村里帮忙的人吃顿饭。
陈喜的娘子早早带着村里的妇人们过来帮忙,汉子们则去了新房那边等待上梁。
主持上梁的是村里年长的老木匠,他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在这个医疗落后的时代,能活到古稀之年绝对算得上长寿。
老人家头发花□□神奕奕,拄着根木棍过来,看着高高的青砖房忍不住感叹,“这大房子真气派,老丈我只在镇上见过这样的房子嘞。”
村子里多是泥胚房,砖瓦造价太高,攒一辈子也盖不起。
王瑛笑道:“劳烦老人家帮忙主持上梁。”
“好好好。”老人背着手先绕着房子走了一圈,嘴里念着喜庆话,然后让人拿来提前准备好的公鸡,接了鸡血滴在房梁上避煞。
接着就是祭拜天地神灵,请祖师鲁班降临,扶柱安梁。
摆上三牲礼,点燃香烛,一边跪拜一边念唱着:“柱顶乾坤家业盛,梁担日月福源长……”
大伙秉着呼吸看老爷子,有年轻的木匠悄悄记在心里,兴许几十年后主持上梁的就是自己,这便是传承了。
待叩拜完时辰也到了,随着老人一声“起梁——”
几十个汉子拉着拇指粗的麻绳,嘴里喊着号子将房梁一点点送到房顶安置妥当,梁便是上好了!
墩子点着炮竹,陈大顺在房顶往下撒喜钱,大人孩子们欢闹的哄抢着,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上完粱开始铺瓦,人多干活也快,还不到晌午就干完了。
大伙又笑闹着回到村子里吃饭,席面是在陈喜家摆的,一共八桌,桌桌都有酒有肉还有新蒸的灰面馒头,大伙敞开了肚皮可劲吃。
正吃着饭,门口突然停下一辆骡车,陈二顺从车上跳下来,“少爷,少郎君,莱州又送信来了!”
第48章
“莱州来信了?”
王瑛和陈青岩连忙从二顺手里接过来。
上次四叔送来的信说要帮陈青岩平反,难不成这么快就成了?
结果打开信一看,上面并没有提到科举,而是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原本今年陈靖任期满会调进京都,结果前段时间莱州沿海地区遭遇倭寇入侵,袭击了七八艘货船,其中还有一艘是官船,上面载着刑部尚书的家眷。
此事一出朝廷震怒,陈靖作为州牧也遭受牵连,提前被贬到鄯州任知州。
虽说官级没变依旧是六品,但鄯州与莱州天差地别,一个是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另一个是沿海的富硕之地,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想要在鄯州做出点功绩实在太难,陈靖的仕途路怕是要断在这里了。
这次送信主要是为了托付自己的大儿子陈青淮,他今年十五岁,已经是童生身份,明年准备该参加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