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法,那一般都是在实验室里安排上被淘汰的旧机床和新机床,然后拆分、改进,破解技术,通过这样的取巧方式,也能减轻不少实验的压力,毕竟不可能指望他们在实验室里从零开始造一台机器,这也不是他们的专长。

不过现在宁知星实验室里,是一台机床都没。

这也正常,机床的采购和运输都挺复杂,没那么容易买,如果走国家渠道的话还要等审批。

许教授略一沉吟:“淘汰的机床……”他开始思索起自己认识的朋友,这个倒不是什么难点。

“这个我已经安排好了。”宁知星指了指肖烨和自己,“我以前和C市机械厂合作过,肖烨的爷爷以前是省城机械厂的总工,我们已经和他们商量好了,他们会送一台苏产机床过来,应该十月前能到。”

“那挺好。”许教授并不惊讶,这本来就是最好解决的一关。

听见这么一说,他也算明白为什么当时宁知星送去参加工业机器人比赛的月亮一号和二号明显地比其他参赛的机器人看上去更“顺滑”,有机械基础和没机械基础差距就体现在上头了。

“国外的机床,要到什么级别?”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们当初在首都做项目的时候,用的那台机床是签协议从L重机厂借来的,只许拆不说,还得下军令状保证能原样复原,否则就要以实验经费赔偿。

更让他们郁闷的是,借来的那机床还不是市场通用的款式,是七十年代初开始贩售的。

“法产的可以吗?F公司的产品,74年的机型,数控系统、集成电路芯片……”许教授认真道,这是他了解到最有可能能拿到的一台机床了。

宁知星摇了摇头。

“怎么了,法产的机床性能是差一些,技术也不太够格,不过这台机床要是能要到,是可以直接在上面改装的,工厂那边这次政策放宽,他们打算和德国一家机床企业合作,应该会进两台新的机床,协商一下这台机床是可以送到我们这的。”

“我想直接从国外买一台,日产或德产,四年内发售的优先。”

许教授无奈,这就是孩子年纪小有些天真了,哪有那么容易买?

宁知星默默地从本子里拿出一张夹着的纸:“今天开组会主要就是要研究这个,你们传阅一下,咱们投票表决,看看要买哪一台。”

许教授愣愣地接过宁知星递来的纸张,这纸张上是手绘的表格,整整一页均是各式机床,在备注的位置标注的几成新、维修次数、损坏程度、采购时间等,但可以看出,这些基本上都是这三年内才发行并采购的机器。

许教授咽了口唾沫:“这都能买到?”

宁知星保守地回答:“还没谈,但十有八丨九吧?”

许教授感觉自己踩在云端,脚底下是不实心的,人都在往上飘。

他这真是带人来帮忙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更新掉落红包。

阿星:一个平平无奇的人脉王罢了。

宁振强:一个平平无奇的幕后大佬罢了。

许教授:(鼓掌ing)

=

感谢在2021-02-20 12:17:07~2021-02-21 12:59: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