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大差距,国外的芯片物美价廉,供货量大,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开展这个项目并不容易。”
宁知星都说到这份上了,可她面对着的教授们各个不以为然,只是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依次发表意见,这就立刻回到了组会的氛围,放松、自在。
许教授沉吟道:“据我了解,我们国家半导体项目组也在研究这个项目,他们最近的研发成果应该是半自动接近式光刻机,现在应该在研究分步投影式光刻机了。”
撞车什么的没事,以科技大学对宁知星的重视,项目总是申请得下来的,不过他还是得提醒一下,这就不太好挖人了。
“我们有机床的研发基础,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零件调适都有丰富的经验,这点很好,不过我担心的是,咱们这些人里没有专注光学的。”
“哪有什么不容易,机床就容易吗?小宁,这可不像你!遇到问题咱们就去解决嘛!畏畏缩缩的像老许一样。”偷偷夹带私货骂了许教授一句的老教授骂完就低头,看着手指像是这话不是他说的。
“小宁,这就要把我们撇开了?不行,你得多开个项目,这光刻机我们不懂,别的我们肯定能行!我可赖着不走了,实验室的饭我还没吃够呢。”说话的教授有点委屈,他这两年转行研究数控程序、微机了,之前数控机床上配的数控程序就是宁知星和以他为首的几位教授一块研究出来的。
教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明明是谁都不乐意停,可却又井井有条,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宁知星打断了大家的谈话,心里有点感动,她是真没想到,教授们居然都这么相信她。
“大家可能都不太记得了,当年我高考前就研究了一个光学项目,那个项目的材料还送到首都那去了。”
她这一提,教授们都想起来了,这能不记得吗?大家太记得了,当初他们还馋宁知星的时候,每次都要怪吴教授不识宝,挖不来人呢!刚刚生出的担心立刻少了三分之一。
“我现在有个比较简单的思路,我们先从扫描投影光刻机开始突破,然后步进式扫描投影光刻机,再然后,如果技术支持的话,我设想中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浸没式。”宁知星没有黑板,只能拿着白纸大概写着思路,她在图上迅速地画下了图例。
“近紫外光源我觉得就很合适,之前我们用的都是紫外光源,现在的研究应该已经开始使用近紫外光源,虽然还不了解许教授刚刚提的那个项目组的情况,但我猜测他们应该是用的G线,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使用I线,然后继续推进,尝试深紫外光源……未来没准有一天,极紫外光也能成为光源。”
……
她的思路很清晰,讲得很快,但并不复杂。
光刻机相关的基础知识材料都要价不低,宁知星在来之前少少地兑换了一些,便清空了自己的改造值存款。
正如她和教授们说的那样,她有着坚实的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的学科基础,阅读材料时理解得很快,再加上天启的状态,她确确实实抓到了不少虚无缥缈的灵感。
不过即便如此,这差距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缩短,毕竟差的技术还是有些多,掩膜、透镜、光刻胶……宁知星明白,这一定是一段并不轻松的道路。
“……在我的设想里,我们距离第一台样机生产,至少还得要三年。”
国内现在经常有模仿研发,只要能研发出来的,基本都能有国外□□成甚至十成的水平——这指的是“产品”,比如说之前的机床,看似和国外差不多,可只要一投入生产就会明白,在大批量生产中,精度、速度全都出现了问题,甚至连耐久都比别人要差。
宁知星和H省第一重机工厂生产的机床可以走出国门,还能和Z公司叫板的原因便是因为他们克服了这种“样子货”的问题,真正地突破了技术的桎梏。
宁知星在光刻机的研发上也有一样的期待。
“三年就三年,只要我能活!十年我也干。”说话的教授雄心壮志,手一拍桌都没拍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