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少吧?不够你花销的,你妹妹来了恐怕也不会带多少钱,到时候你就得跟家里头求援,你家里那位二娘可就有辖制你的理由了。”

至于年遐龄,他不信年遐龄会不知道这个事儿。

只不过是不想管而已。

毕竟他的官职也差不多要到头了。

一个要退休致仕的人,对次子也没什么感情,那位二娘没见过,但是光看这行事,就知道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道人家。

历史上,年遐龄就两个嫡子,一个嫡女的记载,没有其他庶子女。

也不知道是没有记载,还是给忘了?或者是干脆就没有。

十四阿哥给年羹尧的是他那火锅连锁店的半成干股,这半成干股足够让年羹尧不靠家里头,而趟出来一条康庄大道。

“那也太厚重了。”年羹尧可是知道,那喜来顺火锅连锁,半成干股就要一万两银子,听说干股有一百股之多,那可是二百万两银子呢。

也不是没人想加进去,但是十四阿哥开出了天价,十万两黄金一分干股,一成就要一百万两黄金!

就算是有人想要跟皇帝一起赚点钱,也花不起这天价加入进去。

花得起的更不敢了,财不露白啊,皇帝要是知道你买得起这干股,那你家里还不得“富可敌国”啊。

这四个字,一般人承担不起。

看看明朝的沈万三,最后还不是被老朱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给收拾了。

万贯家财都给你充公啦!

年羹尧眼热不假,但是没想过自己拥有。

“不厚重,以后你的开销大,记得,千万别去户部借银子。”十四阿哥正色道:“没钱了宁愿来找爷接济,知道吗?”

年羹尧想了想:“学生还是去借一点吧,一点不借不合群,借的太多学生怕还不起,一年就借二百两,在京城马马虎虎够煳口。”

“那也好,记得,不可超过千两。”十四阿哥叹了口气:“到时候……你可得想好了。”

“学生想好了,学生想要投入您的门下。”年羹尧鼓足勇气,想要投入十四贝勒的门下。

成为十四阿哥的门人。

在封建时代,最早的门人又称门生,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或者是受到有知识与德望的人家与学术界长者授业之人的称唿。

后来就泛指学生与弟子的意思。

不过几经变迁,到了清朝更是变味儿了。

“门生”与“师长”的关系,就是师承授受的学问关系,不与政治沾边,这可能与避免文字狱有关。

不过,清朝比较特殊,本身是少数民族,加上那半奴隶制的传统,一些想升官发财的人向官僚统治阶级投献“门生帖子”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

成为门人就会打上某个大人物或者某个势力的印记,这事有好有坏。

坏处是一旦这个人或者势力失势,不管你是否在其中是重要的人物或者重要的事情,你都会受到牵连,轻则贬官,很难再升官发财;重则抄家流放,甚至是成为替罪羊。

好处自然也大得很,拧成一股绳,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升官发财都是小意思,有了什么劫难,大家同舟共济。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