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冬是个有志气的人,也不是一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人,他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入赘邵家也是心甘情愿的,只要能跟邵玉华在一起,这些事儿都不算什么。
过完年之后王焕冬收拾东西上学去,邵玉华一边给他打理东西,一边跟他说话。
“出门在外不要惹事,有事给我写信。不要担心我,我什么都能应付得过来!你在外面好好的,钱不够了就跟我说。”
两个人结婚几个月就像是老夫老妻一样,邵玉华明显话多了很多。
王焕冬从后面环抱着她的腰身,贴近了她的耳朵:“我都知道,我这一去得半年才能回来……。”
邵玉华耳尖儿顿时通红。
当天晚上两个人连晚饭都没出来吃。
柳氏想叫人吃饭。
邵宸延道:“别去!他们多大的人了,想吃就吃,不吃就算了,不用给他们瞎操心。”
柳氏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第二天天光蒙蒙亮,王焕冬提着皮箱踏上了上海的行程。
王焕冬求学走后家里的生意照旧红火,转过年来秋收之后,人们把粮食陆陆续续地还回来,邵宸延的粮仓又渐渐填满了。
村民们很自觉,他们也知道是邵宸延大仁大义救了他们的命,有的人还想多给,邵宸延分文不要。
不赚昧心钱,不发国难财是邵宸延得做人宗旨。
这么有良心的商人,哪个人还愿意为难他?
黄家那边一开始恨死了邵宸延,恨不得把他抓过来生吞活剥了,断人财路就等于杀人父母,然而他被迫降价,被迫跟邵宸延一样的价格之后,周遭的老百姓竟然对他感恩戴德,甚至有人对他下跪磕头。
黄三儿做了一辈子奸商,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这几天他都有点飘了。
黄家家大业大不愁吃穿,但是就缺少来自周围人的崇敬和认可,这次黄三儿的虚荣心都被满足了,今年秋收居然没有压价。
用他的话说:老子有的是钱!没有必要在意一点小钱,压价这种事儿生儿子没□□的人才能干得出来呢。
邵宸延也不跟他一般见识,沽名钓誉也好贪慕虚荣也好,只要他愿意做就好。
天灾刚过,邵三爷爷那边出事了,窝火憋气,加上天气炎热,老头年纪大了身子骨一夜之间就垮了。
三奶奶只会哭,啥也干不了。
邵氏宗祠的人一看老头不行了,家里也寒酸得厉害一哄而散,都去推举新的族长去了,就把他这一摊子给扔到这里了。
树倒猢狲赞,当初他们三爷爷长,三爷爷短,现在全都四散而走。
邵广山和邵广海这些人一见有事儿,躲得比谁都远,谁愿意搭理她。
三奶奶知道邵宸延是好人,以前她老头子没少干缺德事儿,当然不好意思麻烦他。
眼看人就不行了,家里连一口棺材都没有,实在不行就得找一卷破席把人卷着埋了。
没过多长时间三爷爷就咽气了,死不瞑目,临死还想着争夺邵宸延的家产。
人心不足蛇吞象,邵宸延也不会跟他计较。
三奶奶是个明白人千恩万谢,找人给老头子下了葬。
丧事刚刚办完之后上海那边出现了大的振荡,公共租界内发生了暴|乱,情形相当可怕,整个上海都乱成一团。
江河西安不过是个小县城一时半会儿还乱不了。
邵宸延怕邵家目标太大,万一有事儿不好脱身,所以把手上的铺子盘出去,十多个全都换成现金,正好黄家想着扩充地盘全部都接手过去了。
黄家邵家争斗了二三十年,现在黄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以后谁家的铺子多,谁家就掌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