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她从别人口中听说那些添油加醋的话,不若他主动交代,省得她信了旁人。
于是,寇正元握住齐晶晶的手说:“娘子,有一事我要跟你说明。”
齐晶晶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说。”
寇正元苦笑:“我本是不欲告诉你的。可这事……这事关乎我的前程,我不得不告诉你。你娘今日在府衙门口说我不事生产,吃齐府的用齐府的,还害得你一个富家千金绣花去卖补贴我银钱。这事闹得我很没面子,衙门也禁止了我在玉州参加乡试!”
齐晶晶目瞪口呆地望着他,心里很不滋味。若非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知道是他们这群学子,十几个大男人到知府衙门状告她娘,恐还会真信了他的话,以为是她娘挑起的事。
更让她心惊的是,他这些话,似乎句句属实,可凑在一块儿,却变成了她娘的不是。
那她以前从他口中听到的那些话呢?又都是真的吗?
第43章
许殊回去后,齐管家便找了过来,拿着本子和毛笔,询问道:“夫人,明日咱们预备招多少工?”
今天许殊已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放了话,若是不能按时兑现,失信于人,那些跟齐家不对付的还不知道会怎么抹黑齐家了。出了在衙门的事,齐管家谨慎了许多。
许殊没修过路,自然不知道修这样一条路需要多少劳动力比较合适。
因此她也没大包大揽,而是征询齐管家的意见:“你觉得招多少人合适?我的想法是将路面拓宽夯实,目前路边还不到一丈,我想将其拓宽到一丈半左右,你觉得怎么样?”
“那路面几乎要拓宽一倍,这可是个大工程。”齐管家更为难的是另外一点,“夫人,如此以来,恐怕会占旁人的地,这一路过去,恐怕得跟几十户人家打交道。”
道路两旁有荒山野岭,这倒好办,麻烦的是那些农田。
封建社会以农为本,土地就是农民和地主的命根子,祖宗一代一代攒下来的基业,谁愿意做败坏祖宗基业的败家子。
许殊没想到,就是到了古代,她也得愁拆迁这事。
沉吟片刻,许殊道:“这样吧,尽量不要占用农田,若非得占用,那便跟对方商量。这地是卖是换都可以,好商量。若是卖,以高出市价的一成收购,若是换,咱们可以先在他们附近的村子买地,还给他们,若是没有,可以用齐家就近的地跟他们换。若实在还不行,你找找里正帮忙说说情,咱们修路也是方便大家出行。”
花起钱来,许殊是一点都不手软。齐家本家就齐晶晶一根独苗苗,这几日在外面吃了些苦头也不知醒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铜钱,不花攒着干什么?等着最后便宜赘婿或是旁的亲戚吗?
“若是高出市价,兴许能行。小的明日去找他们试试。”齐管家点头,这才想起自己最终来的目的,“夫人,那招工的事……”
许殊打断了他:“齐管家,你别急,还有个事我没跟你讲清楚。这段路,我准备用砖块来铺,以后下雨这段路也好走,不耽误事。”
目前基本上都是泥土路,修路也是平整地面,拓宽一些便完事了。平时倒还好,可一到下雨天,泥土被水一泡,就成了淤泥,深一脚浅一脚的,人一脚踩下去,全是泥,鞋子都陷到泥里,车子经过也很容易陷进泥土里,需得人下车去推才行,非常不好走。而且等天晴之后,又得费功夫整理路面,不然坑坑洼洼的,车子根本没法过。
而这段路又是码头到玉州城的必经之路,每日运输的货物量不小,来往马车也很频繁。齐家为了方便来往商旅,每年都要费心维护这条路。
与其年年修修补补,不如一次修到位。虽然拿砖头铺路很费钱,可省了以后的很多麻烦。古代的陆运主要是牛车、马车,一辆车也就拉个几百上千斤重的货,不至于将路面压坏,这样的路可以撑好些年,以后修补也方便,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