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你科试都过不了,那基本就能说明你学业不精,还得继续努力了。
科试分两场,初试和覆试。
初试录的松一点,相对容易过。
第一场,唐二叔题倒是都答了,自我觉得还好。不过他估摸着自己的这个还好在阅卷官眼里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怕是平平无奇,也不知道能不能过。
第一场成绩发案的时候,唐二叔挤到前边时紧张地盯着墙上的名字看。
要是第一场过了,第二场就有希望。科试过了去参加明年的乡试,说不得运气好了就能过。
家里多一个举人,人脉更好,就更兴旺了。
而这前提是,科试要先能过,第一场要先能过。
短短一会儿时间,唐二叔就紧张的出了一头的汗。
跟着挤到前边的唐转也紧张地盯着墙上的人名看。
第207章 207:番外8
两人看了一遍, 没有看到“唐平”这个名字,不死心又看了一遍,还是没有。
唐转望向了唐二叔, 唐二叔不死心, 不想说自己没考中,又看了一遍。
没中的话, 便是看十遍也不会中。
唐二叔很失落, 唐转安慰他:“没事的,你这去年才考中了秀才, 要是今年就中了科试, 那举人岂不是太好考了?没考中才是正常的, 不要难过,跟你一同考试的秀才都是十几年几十年的老秀才了,底子扎实, 咱们下去后好好用功, 以后机会多的是。”
科试不好过,举人更不好考,是以唐转没有说下次就能过。
唐二叔听了这话,心里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第一场都没过, 第二场就不用考了, 两人也没在府里多待, 也没心情去逛街,就回家去了。
家里人看他们回来得这么早, 就知道唐二叔科试没考中,都安慰他。
唐二叔在家里想了好几天, 最后找到了唐二爷, 说他想去长安城的书院里读书。
整个奉天县里, 就唐瑾一个进士,其他的全是举人,真正想要学一些东西,在杨举人那里能学来的少。
唐二爷也认同这个说法,心里很是为难。
去那种大书院里上学,束脩不是什么大问题,有些书院里还会给学生发伙食银子,只是书院考不进去的话,要掏很多钱。
唐二爷就这一个儿子,在唐二叔的央求下也软了心,说让自己想一想。
他找到了唐爷爷商量这事,最后说出自己的担忧:“老二那性子,看着聪明,其实还是单纯,不知人心险恶,书院里那么多人,鱼龙混杂,我就是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唐爷爷沉默的听着,唐二爷继续道:“这要是真放了他去长安,没人看管着,我就怕他误入歧途啊。”
钱和关系什么的,其实并不是唐二爷担忧的,他最担忧的,是这一点啊。他深怕儿子做了什么错事来,影响了家里。
虽说这种机率很小很小,唐二叔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做事有分寸,不过在父母眼里,再大的孩子都是孩子,再怎么稳重的孩子都不会让人放心。
唐爷爷听了唐二爷的话,最后问他想怎么办,唐爷爷说再看看,要是唐二叔没有转了主意,那就让他去,他会跟着去。
唐爷爷同意了,现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有事也有抢着帮忙,他不能挡了侄儿上进的心,他想去大书院里念书,将来好过科试考举人,是个有志气的。
不过,唐爷爷还是写信把这事给唐老爷子说了。
唐老爷子回信说想要上进是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