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开玩笑的朋友,也不是什么迂腐的德高望重的长辈。

Joe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长地说:“你是指我,还是指我们?”

我说:“当然是你,我们有什么特别的。”

Joe笑着说:“总是在同一个时间段,来看同一部电影,还不够特别?”

我和他遇见不过两次而已,两次最适合的词是“碰巧”,而不是什么“总是”。但我懒得与他长篇大论,就敷衍道:“你总是这个时候来?”

“大部分,你也是吗?”

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已经走到影院门口,我跟他分别望向两条路,结束这场短暂又意外的闲谈。

Joe却忽然说:“也许下次我们可以一起来?”

我半眯着眼,注意力全被他身后不远处的一只叼着老鼠路过的野猫勾走。

她长得实在太漂亮了,长缕的白色皮毛蓬松又顺滑,霓虹灯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量身打造的五彩长裙,高傲地踮着脚掌悠悠前行。

我明白“猫步”这个词的初衷了。也瞬间理解了为什么人类要违背自然天性,趋之若鹜地打造一套世俗标准,将美的定义条条框框地钉在里头。

虽然我并不会多瞧杂志封面上的性感模特一眼,但不免俗地看到泳装肌肉帅哥仍会眼前一亮,心头一跳。即使我如此唾弃人们千方百计伪装出的浮夸外壳,但内心,但肉体,但情感,无一不被过分美好的皮囊左右。

Joe又重复了一遍他的问题,我才回过神来,注视着他说:

“我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如果下次再遇上,也许我会考虑考虑。”

第14章

我一踏入屋里,就听见彦良与杨千瑞不知热火朝天地在叫嚷着什么,两个人的音量就足以掀翻屋顶。

我脱下外套,先去冰箱拿了瓶可乐,呲的一声扯开拉环,灌了一大口,才返身坐到沙发上,将腿架在茶几上,问他们这么激动干什么。

彦良兴冲冲地对我说:“你听说了没?陆齐济要来旁边开音乐会了!”

“陆齐济”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对于我们这些学音乐的,对那些完全不了解古典乐的人来说,也一定是非同一般的如雷贯耳。

天才小提琴家的名号响震中外。当然,还是先在国外打响了名头,再传回国内,环境使然。15岁时在国际小提琴赛上夺得第一,一举成名。经过岁月的打磨,年近四十,只是“天才”换成了“大师”,热度依旧不减当年。

这场音乐会,绝对是一票难求,抢破了头。

哦这儿要解释彦良口中的“旁边”,指的是穿上鞋出发,掐表计时,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的波士顿交响乐大厅。我们之前也听过几场室内乐,出示伯克乐的学生卡还能打折,但估计这场,是没戏了,抢不抢得到票都另说。

我看着两张心驰神往的脸,咳了一声,即使早猜到答案还是要问:“你们去吗?”

“当然去啊,这多难得。”彦良毋庸置疑地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