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虎克的显微镜,就是这种玻璃珠。
即使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云深对这个实验的印象还是非常清晰,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把这种显微镜做了出来,装上镜架之后就完成了这个世界上的第一部 显微镜。初步完成的作品虽然色差问题比较严重,不过平均150的放大倍率,已经足够人们看清楚河水中生存的诸多杂物。虽说天气已经变冷,原虫之类的微生物还是有的,见识过的大部分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而经过数次澄清和过滤的水看起来确实干净了很多。
当初云深只说过不准人们饮用生水,没有具体解释过原因,现在无需使用语言,事实证明一切。
在净水工程开始规划的时候,云深原先只打算建一座水窖就够了,只是后来才为了配合另一个计划而修改成水塔,因为动力一直是个问题。云深能够任意调动数以千计的劳动力,青壮年的人数很不少,但这些热情的人们能够成为工人却做不了工匠,而且云深要做的东西,再熟练的工匠也未必能够完成。
机械是必然的选择。应对现实需要设计的机床比人工要精确得多,教会人们控制它们比从头开始制造学徒也容易得多。但机械是需要动力的。
蒸汽机……云深不会这么妄想。河水的动力用来加工木材或者冲压砖坯那是没问题,但要把河水的动力接入工房,数百米的距离让这个设想连考虑的价值都没有。经过第一次寒潮来袭的大风停息之后,云深爬上砖窑的烟囱中段位置,在那里测过了风速。内陆地区就不要指望有沿海水平的风压值,不过一定程度的风力还是可以提供的。云深打算建造一架风车为即将安装在某间工房中的车床提供动力。不过冬季多高压天气,建造风车的话,在某些时候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有些时候又有可能被大风所摧毁,不过云深和技术组的人谈过之后,这些已经习惯接受新事物的人们都认为有比没有好。
因此水塔和风车连接了起来。但云深的设计并未到此为止,有了一定高度的水塔,自来水工程只要解决了水管问题就没什么困难的了,但那些积蓄在粗壮塔身之中将近两百立方的水,云深并不打算让它们就待在那里算了。
第77章 无趣的技术流和某人还剩多少钱
在炼铁熔炉投入使用之后,因为云深认为还没有迫切的需要,武器的制造其实完全不占钢材使用的大头。在生产各种工具充实其他队伍,提高效率的同时,云深开始教技术小组的人如何制造齿轮。渐开线的公式技术小组的年轻人们虽然还不算真正地学会了,不过在不断地尝试之后,他们至少在应用上是没什么问题了。
伐木场那边的木工组已经有几个人因为操作不当受了伤,在深刻的教训之下,他们对车床的应用也熟练了不少,所以早一步完成了相关木制部件的加工。在通过木桥搬过来的是一堆开了榫槽的原木和其他材料中,最为显眼的就是那四块长达10米的风翼片。
云深要安装在水塔顶端的,是一部横轴风车。和水力冲压机木工车床比起来,这部风车的零件自产率提高了不少,除了齿轮之外,轴承也是自制的。经过性能验证之后,比较适用的轴承钢被挑了出来,虽然要做的是最简单的单列向心滚珠轴承,也花了大家不少力气去解决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最后铁工技术组把做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