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慰道:“夫人……当年我们家姑娘是提早被人救出来的, 旁人应该都不知道……不会泄出我们姑娘的名字……”

凤氏瘫坐在椅上,脸色发白:“为何五年前之事忽然被重提?明明已过去了那么久。如今有多少家小姐的名字被曝出来了?”

“约莫三四个, 有永陵侯的嫡女永安县主, 还有李大学士的小女……”

这是当年与她同乘一辆车的人!

凤氏浑身直颤。

五年前她带着苏柔淑回昌宁祭祖, 谁也不知道会突然遭遇匪寇。

当时她约了永陵侯家夫人和李学士的夫人一同去智禅寺请愿,几位小女便在另一辆车上坐着,两辆马车刚上了山, 就被匪寇给抓了,她们一行女眷全部被抓进了匪窝里,关了起来。

这一关就是两天,第二天时那些匪寇不在,有人撬开了栅栏门逃了出来,将她们都放走了。

几人各自分散逃去,也不知道后面怎么样,她带着苏柔淑没命似的逃,混进了一批从昌宁城中逃出来的人群, 这才得知原来那帮匪寇第二天便冲进了城中烧杀抢掠,还杀死了县令。

她们逃了一日, 终于在傍晚的时候有军队赶来营救,军队很快清理了城中的匪寇, 又追击出来将一些逃窜的匪徒抓了起来。

当时的场景如今想起来还令她心惊胆战, 那逃窜出来的匪徒还挟持了淑儿,是后来军队中的一名年轻将领不顾危险救了她,这才让她们活了命。

如今想来, 他们当时被抓进匪窝,除了几名一同被抓的,应该是无人知晓才是…… w?a?n?g?址?F?a?b?u?页?ⅰ????ù?????n?2????Ⅱ????????ō??

永陵侯夫人和李夫人她们是后来从匪窝被解救的,大概是当时逃出来时她们又被抓了回去……官府在救人时都会登记姓名,从哪里救出,在何时救出……

如此一想,凤氏稍微安心了一些,她当时并无登记,名册中应该不会有她和淑儿。

永陵侯夫人和李夫人为了保护自家女儿名声,必然会一律否认,即便城中传了这些谣言,她们也不会认,因为一旦认了,她们女儿的名声便是彻底毁了。

“淑儿呢?这几日可千万不要让淑儿出门了,谁都不要见,什么话都不要说。”凤氏站了起来,忙吩咐道。

嬷嬷道:“夫人不必忧心,大姑娘本就极少出门,她此刻还在自己闺房中呢。”

“怪我,都怪我,若当年我不带她回昌宁。”

“这如何能怪夫人,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匪患,况且昌宁是夫人的祖家,怎能不回。”

凤氏握住了嬷嬷的手,声音颤抖:“你说,这件事到底是谁传出的……会不会牵连到淑儿……”

“夫人莫担心,咱们什么都没留,只要没证据,都不能说什么。”

“嗯……”

……

几日后,关于五年前昌宁匪患的事件竟在都城中越演越烈,李大学士的小女儿不堪诬名在府上上吊自尽,虽然被救回了,但这使得当年匪患绑了不少世家贵女在匪窝的事被传得更真切。

而且传言有模有样,说当时在匪窝里救出的人所有的名册都登记在昌宁县衙,那名册有人抄录了一份,在京中传来了。

苏宛菱也看到了那所谓名册上的人名,有数十个,大部分都是普通平民,但也有几个确实是京中世家子女,名册是真是假不知,但此事已造成了轩然大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