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人一起沉默片刻,魏少游迟疑地开口:“在绢马贸易上加税呢?譬如关税、市税……”话说一半,自己就摇起头来,”不行,买马的钱大多从府库里支,增税岂非剃自己的毛?”

二人都笑起来。

一旁有人插嘴:“那不就剩了盐铁税?”

冯逸一愣,转头一看,李光起不知何时已龇完了牙,一边晒太阳,一边眯着眼朝这边看。

”不对吗?”李光起伸出三指,“粮税、商税、盐铁税,前俩不行。”他摁下两指,晃了晃剩下的那根指头,”不就剩下盐和铁了!”

魏少游好笑道:“盐铁税一直在收,难不成真要加征?”

李光起想了想,不甚赞同地咋舌:”皇帝一来就加税,说起来多难听。”

冯逸忽然问:“你们的盐铁,是专卖还是课税?”

”当然是课税。”魏少游愕然,“不都这样?”

冯逸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哥们儿家从前就是私盐起家……”

三月的长安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杜宛秋在那满城春色中说:“场商、运商,两头定价取利,以至私盐暴利而趋之者若鹜……”

冯逸右手握拳,于左手掌心重重一砸:”有主意了!”

魏少游眉一扬:“说来听听!”

”行榷盐之法。”冯逸说。

李光起:“?”

魏少游给他解释:”由官府专卖,禁止商人分羹。”

冯逸在院中走了一圈,思路渐渐清晰,站住了,对他二人道:“远在春秋,管夷吾就行过此法,不过到了咱们这儿,自然要改。我朝盐政宽松,一向官民共采,如此一来,造就两类盐商,一为收盐的场商,一为卖盐的运商。这一收一卖,两次收益,利润滚入商人囊中,而使盐价高涨,由百姓负担。若在平时,商贸自得其法,这倒也罢。”

”但今时不同往日。”魏少游接口道。

“盐价越高,盐利越大,私盐便越甚,我祖上正是这么发家!”冯逸说,”官府的损失不可谓不大。今时诚然不比往日,这当中的赋税缺口,可用榷盐法补上!”

“所以你说专卖。”魏少游在院中走来走去,喃喃自语,”不仅如此,要官收、官运、官卖,不,直接由官府接管盐池,朔方境内十三座盐池,盐场不可胜数……各州府确定统一的盐价,既免百姓负担,又将私盐利润一应收归府库……”

李光起摸着下巴道:“全面管榷,就要设机构、增盐吏,你们想好了没?”

冯逸沉吟片刻:”那就设监院,盐吏就挂靠在度支司下。缙绅子侄既然个个要进户部,也没有让他们闲着的道理,这事扔给他们去干。”

“我刚盘算了下,”魏少游扑过来,兴奋地伸出四指,”这一项至少这个数!”

李光起和冯逸:“……”

魏少游咽了咽口水:”保底四十万,还只是一个灵州,天……哎,你俩咋回事?”

“我忽然想到,”冯逸慢吞吞道,”这法子易引起贪没,到时候监察盐吏,又是御史台的事。再者,因吞没商人之利,此法不宜久行,毕竟商户也是民。待国家安定后,最好转为官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