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不斐的银钱,但是却始终没有动过在镇上开一个铺子的主意。
多年下来还是那一个小小的摊位,只是变化的是,随着冉佳仪渐渐长大,冉佳仪被朱母禁止出来摆摊,而是朱父陪着出来。
冉佳仪也乐得清闲,在家里做糕点、研究新口味,也怡然自得。
朱父朱母这会儿没有心思处理生意的事儿,糕点生意自然也就停了。
朱志远成了朱家的重点监护对象,考试前一段时间,书院里就已经放了假让学生各自回家温习功课、准备考试的一应器具和银钱。
一向木讷的朱父,这时候也难得发挥了一点作用,东家走、西家问的,最后也将家有考生的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了解了一个遍。
全家有志一同的给朱志远营造出最好的学习条件,朱志远本人也全身心投入最后的备考阶段,杂事是一点不沾手的。
再怎么紧张不安,考试的时间终究还是如约而至,朱父忐忑不安的将儿子送进了考场,朱母在家里急的团团转。
这童生试一考就是三场,但这才是科举考试的一个入门砖而已。
不同于朱父朱母的不安,冉佳仪对于朱志远这次考试却是十分有信心的。
原主那一世,在比这一世还要艰苦的环境里,朱志远都考上了,这一世条件好了不少,她看见朱志远读的书都多了不少,想必应当更有把握了才对。
三天时间考试就如同煎熬一般终于过去了,朱母每日里就跟个没头苍蝇样儿在家里团团转,冉佳仪看的直头晕,只期盼着赶紧结束才好。
考试结束也不代表结果就能立刻出来,当朱父带着朱志远回到家里时候,着急的朱母却一句话都没有多问。
朱志远也没有多说,只是如同之前一般在自己房间里日夜苦读,为可能到来的下一场考试做着准备。
事实证明,朱志远仿佛天生就适合科举这条路,童生试顺利过了、秀才试过了,朱家这个小破农家,竟然真的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秀才只是士里最低的一个层级罢了,但秀才可以见官不败、可以免名下赋税,这本身就代表了朱志远成功实现了阶级的跨越,成功迈入了士这个阶级。
朱志远的成功一扫朱家这么多年来受到的闲言碎语,类似什么“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打水漂”这样的话,从一开始到考中之前就从来每断过。
朱父朱母听了不是没有过动摇,但对读书人的向往、对儿子的信任让朱父朱母坚持了下来,而如今,也终于证明了他们选择的正确性。
十四岁的秀才啊,这可是整个村子里都没有一个的秀才公,这时候别说冉佳仪这个没爹没娘全靠朱家养的小丫头了,就是村长的女儿那都是配不上的。
要是以后能再取得更多的成就,即使止步于举人,那朱家以后也不是哪一个村人能比得上的了。
当朱家人沉浸在儿子考中秀才的喜悦中时,冉佳仪的心里也在比较着这一世与上一世的不同来。
作者有话要说竹里实不相瞒,我已经开始构思下个故事了,哈哈哈。
想快点结束这个故事,因为一开始设定好的结局没有写出来,主要是有点点三观不正,怕别骂就没敢写。
如果后面有机会的话,会以番外的形式补一两章一开始想的那个故事的。
朱母眼里,天大地大, 儿子最大,所以最后朱母还是忍受住了金钱的诱惑,这几日里都不打算再去镇上卖糕点了。
第37章 第二个世界
“什么叫指不定,咱儿子那是铁定的有大造化。”朱母先是信心十足的反驳了朱父的话,随后又满是焦急“就这么一个儿子,可不得早点娶个媳妇回来,我还等着抱孙子。”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