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百官立于台下,跟着鸿胪寺官一拜三叩头,然后各自站回各位,内阁阁臣按序上金台,他们对面正对着四位司礼监官。

龚绥告假,原本给他准备的墩子此刻正孤零零的挨在黄幄前,庆文帝蹙眉。

李三顺见状立马对黄幄旁的随堂太监使眼色,那随堂太监端了凳子就往下撤。

“放下吧。”庆文帝开口:“一个墩子不碍事。”

随堂太监立马松手放了墩子。

“议事吧。”庆文帝半靠在椅子上,神情疲惫,他几乎一夜未眠。

往常常朝议事都是由曹博出面主持,如今曹博不在,李三顺出任掌印,这差事就落到他头上。

主持常朝,不好做,李三顺心里揣摩着往常曹博主持常朝的样子,他尖声道:“今个还是按老规矩”

后面他酝酿好久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庆文帝打断:“先退下。”

庆文帝捏着眉头,显然是对李三顺不满,他挥手示意黄维来主持。

捧着香炉站于东侧的曹醇终于有了反应,他看向黄维,黄维做了个安抚的眼神。

黄维微微拱手向内阁阁臣至意,然后站直身子朗声道:“急事急说,江南洪涝数日,今个必须要将赈灾的事宜敲定,诸位大人,有良策尽管提出来,时不等人。”

金台下众臣纷纷窃窃私语起来,虽然知道今日早朝说的一定是江南赈灾一事,但无人肯开口。

随着议论声渐渐减弱,所有人的目光全放在了内阁身上。

站于金台之上的内阁阁员如芒在背,往常起头说话的龚绥今日告假,谁先出头成了问题。

这时殷知曾站了出来,不紧不慢道:“仰仗万岁如天之德,西北、辽东边境具以安定,年初最难熬的日子也过去了,可如今南边天灾骤降,江浙、两广暴雨不断,赈灾迫在眉睫。”

“臣以为,救灾救急!”殷知曾拔高声音,他赶在众人之前给今日常朝议事定下了方向。

救灾救急,也要有粮有钱才行。

“赈灾拨款就由户部负责。”庆文帝随手将包袱丢给户部。

可户部哪里还能扣出钱来,殷知曾面色逐渐铁青。

位于他下手的户部侍郎李滦,性子急,眼见着户部要扛包,他忙上前道:“今年上半年九边军费支出足愈百万,南边兵部造战船二十多艘已拨两百万两,如今下半年国库”

后面的话李滦没有说完,这是常朝,所有的京官都在,他不敢再往下说。

庆文帝语气疲惫:“着朕旨意,下半年缩减宫廷开支,各部各员减俸,同心协力以赈江南之灾。”

这个时候理应由司礼监太监示意,众朝臣山呼万岁叩头谢恩,可负责带头的太监曹醇今日心思完全不在朝堂之上,捧着个香炉在发呆,满心想的全是他干爹曹博的事情。

朝臣们都准备好了,却没等到曹醇的示意,于是他们纷纷盯向还在发呆的曹醇。

第二百三十八章 变故

黄维见状带头高呼:“万岁圣明!”

底下群臣紧跟着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排山倒海的呼声,震耳欲聋。

庆文帝早已不是听到山呼万岁会激动、会热血沸腾的毛头小子,他老了,再多的万岁也不及救民于水火的良策。

河水泛滥是天灾还是人祸,很难说,庆文帝的目光越过黄维望向一侧,那里往日站着他儿时的大伴曹博,如今也空了位置。

这宫里什么人都留不住,他自嘲般的笑出了声,笑着笑着便咳了起来。

“主子?”李三顺关切的凑上前。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