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
咳咳,雍正皇帝生在十月底,距离现在还有两个月时间。
虽然把两轮变成三轮,好像是个全新的尝试般。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过大同小异罢了。
黄不二想着,怎么也用不上两个月。
可事实上,一直忙活到次年春暖花开,才终于做出心仪的三轮车来。
还是前后三尺长,后面从一个轮子变成了并排的两个。原本的后车轮位置变成了两个车轮,上面还有一家精美的小车,可以拉两三个人的样子。
除了形状功能之外,车子的驱动装置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嗯,原本那个实在是太费事儿,也太费材料了。黄不二早就琢磨着该怎么改进一下,只苦于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直到被舒舒旁观者明了几次,他才终于福至心灵。
发现了链条与脚蹬的妙用,改来改去,将大清版自行车改成了后世常见的那种。
至此,除了车轮的草胶还是实心的,没办法充气之外,其余诸项,已经跟后世的自行车相差无几。
如此一来,虽然在行驶中姿势不如前面雅观。
但速度上来了啊!
以前的自行车,一日才行三十四里。改完之后,一个时辰就能行这个数。若是路况好,骑车人又身强力壮一直不停地猛蹬,这速度还能上去不少。
虽还比不上快马,但比牛快多了。
是个挺过关的交通工具。
实验通过,宣布新版自行车终于成功时,黄不二再度喜极而泣,哭声震林樾。
舒舒已经能淡定地掏出耳塞,等他哭完了。
是的,耳塞。
因黄不二这个悲伤要哭,喜悦要哭,感动、为难都要哭一哭的家伙。舒舒不得不发动巧手绣娘,给庄子上所有可能遇见他,聆听他哭声的人都做了副棉耳塞,以备不时之需。
车子终于做完,又恰逢端午将至,舒舒忙不迭将之打扮一新,大张旗鼓地送到了圆明园。
说是下头工匠做的,送给皇阿玛消遣。
而事实上,三轮车一进宫,就被太孙给霸占了。因他说要好生磨练技术,来日好拉着皇玛法、皇玛嬷与玛嬷一道儿,体验坐车与骑车的新鲜。
雍正虽然有些不满,但孙儿也确实一片孝心。
遂也不再坚持,只分别与皇后、裕妃坐在了三轮车的后车斗上。
由永瑛拉着,绕着圆明园缓缓而行。
成为圆明园一景,佳话无限流传。久而久之的,三轮车竟然成了子孙孝顺长辈,丈夫疼爱妻妾,手足友爱的关键性道具。
仿佛家中没有辆三轮车,都跟不上潮流似的。至于那车骑行不雅,不如骑马坐轿彰显身份?呵呵,连太孙都骑,皇上、皇后、裕贵妃都坐的车。您什么身份,还能尊贵过这几位去?
没见现在和亲王出来进去的,都骑自行车吗?那位爷是出了名的,全大清除了福晋谁都勉强不了。
能让他如此,肯定没有别的理由,只单纯因为车子好!
得说不管古今中外,名人的带货效果都是首屈一指的。
指他们爷孙父子三个,就把三轮车,自行车带成了京城新宠。
原本还哭,愁车子价格高车是卖不出去的黄不二都开始哭订单太多,忙不过来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