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所以女乐的成人礼用冠而不用笄,这很大原因是为了与普通女子区分开——戴冠子在本朝之前并不流行,唐五代时戴冠者大都是女道士、女乐之流,如今戴冠以为‘礼’,也算是沿袭传统了。

而在众多冠子中选中山口冠,也是因为传统...女乐不管怎么光鲜,改变不了的是贱流身份。而山口冠从形制上来说,就是一个前后高,中间低的样子,所谓‘前后高耸如峰,中间凹如山口’,山口冠由此得名。

山口冠常用竹编,然后染色而成,价格低廉,另外,中间空的部分可以纳入一个单髻,简单方便,连其他装饰钗环也省了,十分适合中下层妇,本朝初年也是女乐在演出以外的场合可以任意戴的少数冠子之一。

历朝历代之初都是这样,规定的不同身份适合的衣食住行能比较严格地执行...但等到天下承平日久,越来越富足时,那一套就很难坚持下来了。而等到王朝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底层百姓生活不下去,但富贵之人却是不少,那更是有史书所谓的‘礼崩乐坏’。

反正,现在女乐们二加之礼虽还用山口冠,但此山口冠早就非彼山口冠了!

当初是竹编染色而成,价值几何?如今却是用象牙了——实际上也不只是女乐们如此,民间普通的良籍女子,要么不戴冠,不然戴个山口冠,那至少也是银丝编织成的。

褙子、笄、冠、珍珠妆,其实都是成人的标志,小女孩是不会使用的...当然,身位表演者,学童们早就用过这些东西了,但这并不会减少此时的仪式感,所有学童都知道,从她们戴上洁白的山口冠时,一切都不一样了。

“礼成!”有教坊司官员宣布,一旁还有乐工奏乐,配合着辉煌的灯火,仿佛这真是什么了不起的仪式一样。

最后,所有成为‘女弟子’的学童集体向学舍善才行礼,感谢他们的教导之恩...其实这也是她们的毕业仪式。从今往后,红妃她们也就不必再去新竹学舍了。

陈玉卿在众善才中,虽然底下的学童众多,她却是一眼看到了红妃——太容易注意到她了,倒不是夜色中红妃真的已经闪闪发亮到了那地步,只是她和其他人实在太不一样了。在身边所有人都在十分欢喜的时候,她显露出来的却是一种倦怠。

神态郁郁...即使是成为女弟子这样的喜事也不能叫她真正快乐。

之前红妃一曲《胡旋舞》可以说是惊艳四方!在场的观众哪一个不是行家?即使是教坊司的官员,这方面的素养差一些,常年在教坊司行走,熏也熏出些眼光了!更别说,有些东西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来,好就是好!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μ???è?n?2?????⑤?????ò???则?为?屾?寨?佔?点

红妃的《胡旋舞》显然就属于此列。

陈玉卿一直知道,红妃是属于舞台的,只要她站上舞台,她就会成为所有人的焦点——所以,这对她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开始。只不过这开始有些太过于惊艳,等到红妃演毕了,当时站在她身边的顾秋波就说:“我记得上场顺位是抽签罢?之后几人可不走运...都看了这样的舞乐,再看其他,也只能是索然无味了。”

本来学童的呈演是不该有这样大的差距的,就算有个别格外出色的,也不至于让人不看后面的表演就下这样的定论。顾秋波这样说,分明是断定红妃之外,这些学童哪怕是稍微接近她才艺水平的都没有!

只能被明珠衬托成毫无光彩的鱼眼。

所有人都对《胡旋舞》赞不绝口,短暂的静默之后就是嘈杂议论,一些不怎么关心新竹学舍又培养出了怎样学童的都知和官员,纷纷向旁边的人打听起来,问他们知不知道刚刚表演的小娘子是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