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状粉底,还是液状粉底中的水基型,就不能指望遮瑕力度有多好了,好在红妃本身的皮肤底子好,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她非要化妆,一方面是时人对女乐有这个要求,另一方面是表演需要。
她上辈子做舞蹈生时,哪怕是长得倾国倾城,上舞台前也是要化浓妆的!因为灯光、镜头会‘吃妆’,且离舞台很远的观众会看不清...如果没有浓妆,舞台效果是不会好的!
此时这个问题只会更严重,在昏暗的勾栏棚里、夜晚的宴会上表演,脸上不带妆,她就是个天仙,效果也不会好。
涂好底妆之后,红妃捏起螺黛,在眉毛上轻轻扫了扫,她有一双天生的长蛾眉,这本身就很好看了,不必追赶流行,化此时时兴的愁眉、远山眉什么的。此时用螺黛,也只是为涂了粉后的眉毛加重一些颜色。
眉毛之后是眼睛,细细磨过的松烟墨汁,用蜜调和,勾线笔一样的细毛笔笔尖沾了点儿墨色,红妃用这个开了眼角、勾了眼尾...她的化妆技术确实不一般,用着这样的化妆品,做着这样艰难的事,做好后还挺成功的。
然后就是非常重要的抹胭脂...此时的胭脂有几种,但本质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红色素。提取的红色素直接和水拍在脸颊上可以,制成粉剂用粉扑拍在脸上可以,混合上牛髓、油脂成为脂膏,擦在脸上也可以。其实就是腮红液、腮红饼、腮红膏,这样的不同产品。
红妃用的是粉剂,选了一种桃粉色的,压紧在银盒里,盖上盖子,用子母扣扣紧,这和她上辈子使用过的腮红也没什么不同。
听说此时有些胭脂里会放金粉、珍珠粉、珊瑚粉、云母粉什么的,涂在脸上闪闪发光,非常受妓.女欢迎...搞得挺好的,珠光都弄出来了。红妃记得她上辈子时国产化妆品珠光款已经不输国外了,但哑光款总是露怯。
那样擅长珠光款,可能也是有本而来吧...祖上玩珠光不知道多少年了。
腮红浅浅晕,此时的妆容更偏向清雅(虽然在此红妃看来已经偏夸张了),这给了红妃方便,不然化唐时妆的话,挑战性就太大了。
这些做完,在额头、鼻梁、下巴上画出‘三白’(类似高光)。
最后点上口脂,一个妆面就完成了——按照此时的流行,只画了半唇,本来就仿佛古画里美人的樱桃小口,更显得小巧。
妆面完成不代表结束,红妃取出一个小瓷盒,里面都是对半切开的珍珠。
珍珠沾上一点儿鱼鳔胶,在两靥、眉心、两颊的位置贴上,这是‘珍珠妆’。原来出自宫廷,是宫廷女子的象征,如今天下女子皆效仿。
只是不同于一般珍珠妆用的珍珠至少有绿豆大小(更夸张的甚至有黄豆大小),红妃用的是米粒一样的珍珠。
梳妆完毕了,红妃这才往姐姐师小怜的院子里去。
才走进院子,师小怜就笑了:“好标志的小娘子呵!二姐今日比往日更有不同...这是做什么?难道是为了待会儿李尚书家宴会?”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