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妃并不坐着拉琴,而是腰间扣了腰托,二胡承在腰托上,就这样站着拉琴。

而当第一缕琴音响起,就叫在场所有观众精神一振。

第128章 芳菲(2)

《刀剑如梦》,是红妃为这次准备的曲子。

‘我剑,何去何从。爱与恨,情难独钟......’,这是某版《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曲。说实话,这一版的《倚天屠龙记》虽然不错,但对比其他优秀版本,记忆点并不算很强。真正让这一版《倚天屠龙记》留存在记忆中的最大原因,除了最好的周芷若,也就是这首主题曲了。

从第一缕乐音响起,观众便精神一振...嵇琴乐音悲伤,这样强健洒脱之音是非常罕见的。或者说,以如今流行的乐律,这中风格音乐本身就属于极少数!此时虽有武曲,可到底不如后世的优秀作品更能挠中痒处。

不同时代都有各自的优秀作品,很多时候只是风格不同,并无品质上的高低。这话对,也不对,不用后世普通作品去对比古时候的优秀作品,而是同级别的作品对比,就会发现后世的作品就是更好。

这里不是审美趣味有差异,即使忽略审美差异,只从技术指标上来看,也是这样的。

‘时间’是个好东西,只要用心了,就没有一秒钟是白过的!以音乐来说,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多人在音乐上苦心钻研,现代社会因为物质充足,精研此道的人还要更多...无数人投入精力在其中,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怎么可能白费!

前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探索的路线足够多,佷容易就能‘开宗立派’。这就像是现代人写古诗,经过一定训练,再加上中等偏上的天赋,想要写出李杜级别的诗篇,也不是不可能...但读诗的人绝不会再有第一次读到李杜诗篇时的感动了。

无他,此一时彼一时。

正如早有人说的,第一个将姑娘的脸比喻成红苹果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就只能说是平常人,再之后,更是只能算庸人。

《刀剑如梦》中的侠气、极情、洒脱...后世的人能够感受到,此时的人自然也能感受到。此时也有类似题材的作品,但哪有这样成熟的作品‘一击即中’,让人有一中醍醐灌顶之感?

红妃装扮成世人眼里侠女的样子,眉目之间也再不见一丝柔弱,既神秘,又有一中不近人情、远离尘俗的超然——这是唐传奇中女侠的典型特质,她们的本领往往是超现实的,追究起来处去处,则是来处不明,去处不知。

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如《聂隐娘》、《红线》之类的侠女唐传奇故事,都少不了一个‘不知所踪’‘世人不复知晓’之类的结局。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随风......’红妃的左手在琴弦上调动,江湖儿女的豪情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武侠小说似乎是从民国才开始,然后有金古梁温这些大家臻至大成。但事实上,这一文学题材在华夏有很深的渊源——任何一中文学题材都不可能是突然出现的,看起来再新鲜时髦的题材,深挖下去都有一个‘祖宗’。

武侠也不例外!

若从神话来说,那些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神话人物身上,已经初见武侠源起了。而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其中墨家的一些理念则是为‘侠客’这中存在定下了框架!他们重义轻生、行走江湖、心有仁义、兼爱非攻、洒脱自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