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所以只要这一道题存在于现实当中,拟定一系列等条件的情况之下,就可以知晓这一道题的答案。
然而现实之下,方超无法拥有这么一辆大型卡车,那么他就只能够进行推演。
好在方超在升入高中之时就是将物理的等级给提升到了LV2,并且在此过程中认识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而让他对于牛顿有了一个极为深刻的了解,并且在高一上学期也是自学了一部分的物理,不若的话,面对这样一道题,他也恐怕只能求助于系统了。
牛顿在力学方面的建树无人能及。
而牛顿第一定律早已经深入人心,哪怕这般时候说出来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很多人并不清楚,那么惯性定律这四个字浮现出来的时候,是否还是一脸懵逼呢?
这便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当然,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实验得到的定律。
但方超进行所要使用的并非牛顿第一定律,而是牛顿第二定律。
所谓第二定律则是表现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以此而延伸出的各种公式出来。
物理老师没有说话,底下的学生也在深思熟虑,细细琢磨,想要推算出这一道题的答案出来,已经有学生开始动笔,他已经算出了第一个步骤出来。
“他好像不行啊,到现在还没有动粉笔。”
“估计刚才就是他随便说的物理嘛,本来就是这样”
不过就在下一刻,方超上前两步,开始在试题的左上角以自己右手能够接触到的黑板面开始书写起答案来。
解:设卡车的质量为M,车所受阻力与车重比为u,刹车前卡车牵引力的大小为F,卡车刹车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方超运用到了牛顿第二定律。
f2uMg0
FuMgMa1
uMgMa
3uMgMa2
设车厢脱落后,t3s内卡车行驶的路程为s1,末速度为v1。
s1v0t12a1t2
v1v0a1t
v122a2s2
其中s2为卡车刹车后减速行驶的路程。
设车厢脱落后滑行的路程为s,得出v022as
ss1s2s
sv023a43v0t23at2
s36m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