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鱼跟灵雨听得兴起,等车夫打断文小河的叙述时还嘟嘟嚷嚷不满,让母亲以后再讲来听。
文小河掀开帘子见果然是到了客店,这客店是她从车夫那儿打听的,周边常有街道司来往巡逻,最是干净安全。便招呼女儿将行囊都搬下车,自己抱着小儿子跟车夫结了车费等。
母女几人进了客店立刻有跑堂的上来招呼,文小河要了间房,将行囊俱都安置好了,给两个女孩儿梳洗干净又换了身干净衣裳,都收拾妥帖了才再又出门用饭,吃得也节俭,只要了一碟咸菜,一碟干鱼一碗蛋花汤并三碗干饭。她今日也不必急着去寻杜贺生,想着在这里住上几天,等熟悉了再做打算。
吃过饭回到房中文小河清点起财物来,盘算了后头几天的花用,让两个女儿在矮榻上哄弟弟玩,自己清点完则翻开起了一封书信。
这是当年杜贺生的书童文耀递给她的的书信,她本来识字不多,后来是杜贺生教她习字,嫁给李书匠后又同女儿们一起也读了几本书。杜贺生似乎是怕她看不懂,写得极为浅白,先是跟她诉了一番心意,后面说待她想通了便带着灵雨来平江府寻他,并道他杜家在平家府也是望族,到了吴县一打听就知道。
第5章
这封信她当年看完就要烧掉,还是李书匠劝她留下,道是怕她后悔,没成想后来她二人却成了亲,家中贫寒无甚珍贵物件,平常也不需翻箱笼,这封信竟然也压在箱底过了这几年。
阿鱼这年纪正是对万物好奇时,见母亲看信也凑过来,还明知故问,“娘,这是什么呀?”
文小河将信折起来,轻轻拉起女儿落在自己肩上的手,轻声道:“这是娘要找的人给娘写的信呀,有了这封信,我们就能找到你姐姐的亲生父亲了。”
阿鱼听到父亲两个字又难过起来,将头埋在母亲肩上闷闷地“嗯”了一声,灵雨她这样子就知道她又想李书匠了,忍起心中难过安慰道:“原来爹爹是阿鱼的亲生父亲,现在娘要找到我的亲生父亲,我跟阿鱼就都有两个爹爹了,阿鱼不要难过。”
文小河看大女儿如此懂事,一时情绪翻涌,也轻轻拍着阿鱼的背安慰她,“阿鱼不怕啊,有娘在呢。”看向大女儿的眼神也充满了心疼,灵雨懂事,从来不给她添麻烦,这次来寻亲,恐她小小人儿心中已是有了计较,心绪更是难以言说了。
翌日早晨她带几个孩子来吃早食,吃完让灵雨带弟妹进了屋玩耍,自己则留在大厅向客店中跑堂的小哥打听了杜家,听完才知杜贺生信中所言果真不假,杜家是平江府的是望族,已是累世的书香门第了,江南道的粮米生意杜家一族便占了大头。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