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让她们留在乡下,是农村户口就不一样了。”
“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如果能在城里找到工作,那是件有出息的大事。换过来城里人不想下乡,就是思想觉悟不够。”
说起来,也是那么回事。
城里人不想下乡会被扣上思想觉悟不高的大帽子,可乡下人进城工作,却是人人羡慕的好事。
就算不进城,留在上林大队种地也比当知青好。
上林大队没有太坏的人,又有长辈在身边照顾,平时摸个鱼或是找个简单的活计,轻轻松松赚点工分也不错。
李秋容和白术若有所思。
他们也不是油盐不进的人,说白了,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另一个,林永成和白芨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秋容沉默了片刻,才说:“两个孩子还小,还没到读书的年纪。你们也猜是几年之后,还有时间。就先留在乡下吧,等小紫苏小学毕业,要上中学了,如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坏,就得把她们的户口转到县城,让她们去县城读书!”
再观望几年吧,反正还有时间。
李秋容松了口,白术也只能点头了。
小学课业简单,在哪里上学都没关系,又有李秋容盯着,不会耽误两个孩子的学业,就算最后证明是林永成和白芨太过谨慎了,也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不就是晚几年进城读书吗?
在孩子的问题上,宁可谨慎过头,也绝不能疏忽大意。
两个大家长都通过了。
“还有个问题。”白芨松了口气,又蹭了蹭李秋容,“爸妈在县城带孩子也很空虚,在上林大队,就算只是个小村子的赤脚大夫和乡下老师,可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心里踏实。”
这句话说进了李秋容和白术的心坎里。
如果不是太过空虚,俩人也不会天天抓着小紫苏背书了。
……
这天夜里,林永成和白芨说着悄悄话。
跟两个长辈透了个底,他们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
俩人的悄悄话依然是围绕两个孩子。
“让小紫苏晚两年上学。”
“只晚两年不够吧?让她晚三年,和乖宝一起上学!”
“晚三年?爸妈会锤死你!他们会觉得咱们耽搁了孩子。”
“那要好好算算。”
夫妻两个算起来了时间,现在小学是五年制的,有一段时间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的,总共九年就读完了。
小白果生得晚问题不大,有问题是小紫苏。
除非让她等几年,否则,不是进城工作就是种地。
小紫苏是五八年年初生的,等七七年开放高考,她已经十九岁了,在这个法定结婚年龄十八岁的年代,万一她再谈个恋爱,等不到高考就找人嫁了呢?那怎么办?!
当然了,就算高考前没有谈恋爱,进入大学后呢?
到时候,大学里不知道有多少抛妻弃子的男知青,万一她眼瘸看上个抛妻弃子的男知青,又怎么办?
夫妻二人说着说着,就开始发愁了。
白芨和林永成两个都睡不着觉了。
小紫苏有这个担忧,还有小白果呢?她会不会被骗?
“不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