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子。

他们苦中作乐,忍受着酷暑与蚊虫,在路边儿吃烧烤,在树荫下乘凉,倒也自在。

白天,秦言在教室里上课,课间时,他偶尔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做运动。学校里的体育设备欠缺,他们便跑步,跳绳,翻皮筋,丢沙包,你追我赶,也算有趣。

贺嘉时则在家里做他的工作,联系客户,搞设计,什么都不耽误。来了这里,心里没了那么多的杂念,慢慢连朋友圈和论坛都不爱看了,工作效率不断上升,每天还能抽出时间来做做家务。

晚上他们就一起去镇上,吃烧烤,吃小吃,然后漫无目的地围着镇子压马路。

秦言经常谈起自己的学生,谈起某个调皮捣蛋的男生,某个胆小温吞的女生,又或是叛逆的留级生,或是郁郁寡欢的留守儿童。

秦言叫得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说得出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在他心里,每一个学习好或是不好的同学,都是鲜活的,充满希望的,熠熠生辉的。

七月流火,天气渐凉,而后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将持续了两个月的燥热一扫而空。

空气清新湿润,连心情都跟着透亮了。

转眼,秦言的支教活动就要结束了。

离开前一周,秦言开始为每个同学写信留言,他时常会认真地看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从第一个,一路看到最后一个。

这是他第一次做老师,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纵使能力有限,纵使他只能教这些孩子们短短两个多月,可他仍旧希望这些孩子们在往后的日子里都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说来可笑,他渴望扎根基层,却希冀着自己的学生们能够逃离故土。

而让他们走出去,或许就是无数基层工作者付出汗水辛劳的意义吧。

离开那天,秦言将自己的手机号和邮箱写在黑板上,他郑重地告诉每个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发生什么险阻,他们都可以找到他。

或许他无法帮助这些孩子们解决问题,但至少,他会替他们想想办法。

临别的那个下午,秦言鼻子酸酸胀胀,好几个学生都哭了,这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学生们都感受得到,秦老师是真心为他们好。

他们离开时,天已经黑透了,只有零星几盏路灯,因为接触不良,一闪一闪地亮着。

车窗外,熟悉的校舍、超市、一栋栋的楼房渐渐远去,晦暗中,景色变得模糊而陌生……

秦言闭上眼睛,轻轻说,“嘉时,我真怕啊。”

贺嘉时看着他,问,“怕什么?”

“怕我回去了,他们又恢复了以前懒散的状态,怕没人逼着他们管着他们了,他们又忘了立下的规矩。”

“我怕……怕这两个月实在太短,短到他们下个月就不记得了。”

秦言说的,正是贺嘉时一直想的。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久的坚持,这里的孩子松了那么多年,散了那么多年,如今刚刚被规矩起来,而为他们立下规矩的人,马上就要走了。

那么以后呢?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过去,这些孩子们还能想得起秦言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么?还能记起秦言为他们立下的规矩么?

他们还肯继续下功夫么?

或者说,他们还能看到希望么?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