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嬷嬷讪笑:“想必这事儿咱们姑娘也不会在信上说的太仔细,再者,咱们姑娘是个快意恩仇的性子,也不愿意弄这么阴私。”
“是啊,我生的我知道。”甄氏抬了抬下巴。
示意胡嬷嬷继续说下去。
胡嬷嬷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儿,继续道:“咱们姑娘也有点恼大姑娘,可是对何家少爷和何家小姐却还是一样疼,但大姑娘却一直说刘家那三夫人如何,说什么放妾的事儿,要咱们姑娘去刘家压着刘三夫人不许给小儿子纳妾。”
“大姑娘说的轻巧,那刘家也是皇亲国戚,人家老夫人宫里宴会还进宫呢,大皇子对岳家亲近的很。再者勋贵人家本来就妾侍通房多,不说旁的,就侯府,除了咱们姑爷,哪个不是妾侍多的很。您还记得穆家老二吧?”
甄氏点头,“是那个”她用手比了个圆,意思是很胖的那个。
胡嬷嬷点头,“那个前前后后正经抬的妾俩个,通房三个,还有其余生了孩子还没抬姨娘的就五六个。统共十来个,谁又能说什么了。他还是家里最老实的呢。”
“又有隔房将军府的七爷,也是个闷棍打了都不出身的人,他原配庞氏还是庞贵妃的亲戚呢,您猜怎么着,这都有八个妾。”
她为自家姑娘叫苦,“您瞧瞧,这在勋贵人家是常理,又不像书香人家,都有个规矩守着。就这样,大姑娘埋怨我们姑娘不伸手,话里话外还怪我们姑娘不该说这门亲事。”
“那她怎么不退了?”甄氏冷冷的道。
胡嬷嬷不屑,“她哪里肯,先头大皇子被禁足的时候,她兴许起了心思,后来大皇子出来后,她跑的勤的很。” w?a?n?g?阯?发?b?u?y?e?ì?f?????e?n????0????5????????
……
接着胡嬷嬷又把姐妹二人闹翻,芸娘连牡丹婚事都没去。
“大姑娘往刘家那儿送了两个瘦马过去打擂台,偏那刘家人转念就把瘦马送给了别的高官,大姑娘这是花了钱给人家办事呢。刘家本就是彭城寒门出身,真要比还比不得我们夏家呢,哪里真的有什么规矩而言。”
“这些都还不打紧,她还说让咱们姑娘劝八皇子跟着大皇子——”
“胡闹。”听到前面还无甚波动,听到这里,甄氏才忍不住了。
姐妹间的嫌隙是小事,反正各自嫁了人,芸娘不搭理她就成了,可沅娘居然什么都不懂,还掺和起夺嫡的事情来。
皇上春秋鼎盛,即便大皇子作为嫡长子那又如何?他还没被封太子呢。
甄氏清咳了一声,“以前在家里还看不出来,只知道她有些野心,但是在婚事上又总是受她养娘的调养,什么四十无子方纳妾才是好的,故而我找的何天聪。如今她这个执念却到了她女儿身上……”
“这事儿——”胡嬷嬷想了想,还是说了:“我们姑娘良善,总说若非是大姑娘,她和穆家这门亲事也不会九曲十八弯的成了,故而,只是不理会罢了。”
“她不理会,我却要理会。否则,她怕是要坏事,这事儿你先不要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