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人只等片刻,宋怀瑾便到了衙门,很快召集人手在堂中宣布新案,“本案死者是定安伯府二公子杨梧,三月初一午时之后离家,之后出现在翠云楼,在翠云楼待到晚上离开,离开时喝多,当夜未曾归家,昨天早上,尸体被发现飘在洛神湖中。”

宋怀瑾看眼戚浔,“戚浔验尸所得,死者身上一处古怪伤痕,以及衣物有磨损,不像是失足落水,稍后等李廉来了,我们去洛神湖看看。”

大理寺众人清闲了多日,如今新案,皆是摩拳擦掌,不多时李廉到了大理寺,一行人便出发往洛神湖去。

洛神湖在城西,是城内一处风景绝佳之地,如今早春时节,湖边柳色青青,未至正午,已有游人往来,距离湖边不到百步之地,便是城中的柳儿巷,但凡排的上号的秦楼楚馆大都在此地。

李廉先带着众人至湖边发现尸体之处,指着一片碧波道:“杨梧的尸体便是在此处发现的,这里到了夏日是一片荷塘,如今荷花还未露头,寻常也无人来此看景,是附近得月楼的几个伙计在此处闲话时发觉不对瞧见的。”

洛神湖占地颇大,东面临着柳儿巷和一片热闹集市,西面则是一片风景优美的民坊私宅,湖上碧波荡漾,往北走临湖几家酒肆茶楼,再往北,则码头停着三艘画舫。

湖畔石板铺就的小道并半人高的木围栏,围栏外是青草萋萋的缓坡,缓坡下则是一排临湖的合抱柳树,如今柳枝四垂,嫩芽新绿,又蒿草如浪,如帘幕般将湖光掩映,若非巧合,眼望去并不一定能发现浮尸。

宋怀瑾命人将得月楼发现尸体的伙计叫来,那伙计带着众人寻一处围栏口,沿着石阶下去湖边,指着一角道:“早上没什么意,小人便和两个兄弟来这湖边闲话,我们沿着小道走到这石阶处,未下来便见此处飘着什么。”

“小人眼神不好,当时还以为是一件衣袍,结果发现不对,那袍竟是个人形,我们这才沿着阶梯下来,一看竟当真是个死人!”

“我们留下两个喊人并捞尸体,另一人去报官,官差来之前,我们已将尸体拉上来,当时小人一眼就认出这是杨二公子,于是又有人去杨家报信,官差们和杨家的人几乎是同时到的。”

宋怀瑾问:“你怎一眼认出是杨梧?”

伙计道:“杨二公子是我们店中常客,曾给小人打赏过,小人自然记得熟客的脸,且三日之前,小人还撞见过杨二公子,只是那日他去了翠云楼,小人认得他的衣袍,自然十分笃定他的身份。”

“他去翠云楼的时候你见过他?当时他神情如何?”

伙计道:“是,小人记得很清楚,我们得月楼就在翠云楼不远处,小人看到杨二公子便招呼他,他却说改日再来,后小人眼睁睁看着他进翠云楼,当时他脸上带笑,步伐轻快,瞧着挺高兴的。”

这便与翠云楼伙计的说法对上,宋怀瑾令伙计退下,带着人往湖里看,湖岸边的水并不深,依稀能看到水里飘荡的水草和莲藕根,偶有几支嫩荷影,他捡起几块碎石扔进去,腾起的泥污顿时混水。

戚浔道:“淤泥极重,且此处水不深,成年男子就算在湖边不小心滑入水中,也不会轻易淹死,挣扎的间隙上不可能那般干净。”

周蔚这时折几根蒿草扔进水里,蒿草浮在水面,从远处往岸边荡漾,他指着北面道:“这湖底的水流是从那个方向来的——”

李廉便道:“北面是洛神湖码头,夏日游湖船只画舫会多些,如今天气刚转暖,寻常只有三艘画舫停着,昨天早上发现尸体之后我们派人去问了,说前五日都没人去订画舫,一直空着未动地方,中间路上的酒肆茶楼我们也问了,没人记得杨梧。”

宋怀瑾不上缓坡,带着人顺着岸边草地往北面走,“死者身上的伤痕和衣物损伤是一处疑点,脚太过干净也是古怪,除了是抛尸,他坠湖之地有异也可能。”

然而众人沿着湖边走到了画舫跟前,发现整个洛神湖边的水都极浅,莫说是杨梧,便是个十岁小儿落入水中也能爬出来。

画舫静静的停在码头边上,其上只有一二船工看守,上前一问,他们也不记得见过杨梧此人,宋怀瑾又带着人沿着湖边小道往柳儿巷的方向走,沿途酒肆茶舍门庭大开,偶有一二游人其间坐饮,见官差来往,引得游人店家窃窃私语。

从湖边小道至柳儿巷不到百步,此处的青楼,也都以湖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