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本就是绸缎铺的淡季,因为过年时大家都置办了新衣,没必要再花钱添置。再者,这个季节粮米贵,省点银子吃饭。
真彩阁的门前仿佛更稀落些,几乎没人光顾。
一行人信步走进去,立刻有个打扮很干练的妇人笑迎上前,“太太、姑娘里面请,门口摆的是男客的衣料,里面才是咱们女眷的料子。”
杨妧道:“我们自己带了布料,听范二奶奶说这里可以裁衣赏。”
“可以,可以,楼上请,”妇人指着转角的木楼梯,问道:“敢问姑娘府上哪里?”
“镇国公府,我姓杨。”
妇人神情更加恭谨了些,对旁边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厮使个眼色,小厮麻利地掀了门帘从后门出去。
真彩阁一楼摆满了各式布匹,二楼则是量体裁衣之处。
偌大的地方被隔成两半,靠南窗一字摆开十二张绣花架子,五个绣娘正低头专注地绣花。
靠北墙则间出四个不大的小房间,前三间没有门,只挂着青布帘子,最尽头那间则落了锁。
妇人请她们到小房间就坐,笑问道:“不知太太想做褙子、袄子还是罗裙,我先替太太量下尺寸可好?”
说着从墙边小抽屉拿出张两寸见方纸片、一支炭笔以及软尺。
杨妧恍然,原来小房间是量衣之所,隔开来可以避免人多时候尴尬。
心思真是细密,也不知谁想出来的法子。
几人逐个量过尺寸,只听帘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接着门帘被掀起,范二奶奶笑着走进来。
许是来得急,她头发梳成个简单的圆髻,只用根玉簪别着,身上是件八成新的墨绿色袄子,裙子是真紫色马面裙,裙幅极宽,裙摆处用墨绿色丝线绣了一圈水草纹。
墨绿和真紫都是很挑人的颜色,非常显老相。
没想到范二奶奶穿起来却很好看,妩媚中透着爽利,别有风情。
杨妧起身给赵氏引见,“这是我大伯母,娘家姓赵,这是真彩阁东家,范二奶奶……真不好意思,昨儿刚听说真彩阁的名头,今儿就上门叨扰。”
范二奶奶连声道:“不叨扰,有贵客光临,我还求之不得呢。”朝门外喊了句,“小芸,沏壶茶来。”
杨妧指着旁边的布匹,“贵宝号的布,我们瞧了都很喜欢,府里过些天宴请,想做件衣裳花会上穿。”
范二奶奶听话听音,瞬间明白了杨妧的意思,笑意盈盈地说:“四姑娘放心,真彩阁做出来的衣裳,在京都绝对是独一份儿……太太、姑娘且宽坐,我即刻便回。”
撩帘出去,没一会儿捧着本册子进来。
册子上画得全是工笔美人,有瘦削的,有丰腴的,她们身上的衣服也各自不同,既有正时兴的十二幅湘裙,也有看着颇为奇怪的百褶裙。
w?a?n?g?址?发?布?页??????ù???ě?n?2???2??????c????
还有的裙子像百衲衣一般用了好多不同花色的布拼凑在一起。
林林总总约莫有几十种衣裳花样。
范二奶奶详细地跟大家商讨,穿什么衣,配什么裳,连发型都考虑得无比周全。
用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才把诸人的衣裳款式和布料确定下来,又商定五天后过来试衣服,如果有不合身的地方,立时可以修改。
赵氏对范二奶奶的态度非常满意,荷包便掏得顺溜,“我先把工钱结算了。”
“太太可折煞我了,”范二奶奶拦住她,“我跟四姑娘一见如故,算得上是忘年之交,哪能收您的银子”
赵氏道:“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您这是开门做生意,该收。”
范二奶奶笑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