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但是范二奶奶穿得很漂亮,还有她戴耳坠,两只耳朵上的不一样,一只镶蓝宝,一只镶红宝……真彩阁有本很厚的册子,差不多一百来页,上面画得全是衣裳样式,什么样子都有,让人叹为观止。”
“真的?”余新梅也惊叹,“哪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阿妧,回头我给你写信定日子,到时候来接你。”
杨妧爽快地答应,“行”,心里多少存了些疑惑。
前世,是何文秀替她引见的余新梅。
何文秀身为皇子妃,出门不方便,所以杨妧跟余新梅往来更频繁,很快就成为好友。
而现在,很明显是余新梅有意示好。
但她并非是自来相熟的人,总是要相处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敞开心扉。
今天为什么这般看护她?
不知不觉已走到烟霞阁。
芍药园不算小,种了约莫百余株芍药,有些种在盆里,大多却栽在土中。
眼下只有单瓣芍药开了花,重瓣的都只坐了花骨朵,还得些日子才能开花。
余新梅指着一盆纯白如雪的芍药道:“我最喜欢这种颜色,前年在洛阳看牡丹,有跟这差不多花型的,但比这个还要大,面碗似的。”
杨妧想起“眼光见识”的话,笑问:“你去过许多地方吗?”
“先前在苏州待过六年,后来在洛阳待过两年,都是随我爹上任,前年祖母说我年纪不小了,把我哥和我接回京里,四妹妹和弟弟都还在洛阳……我娘天天巴望着我爹能调到京里任职。”
杨妧轻叹:“京官何其难,我大伯父也想往京里活动。”
明心兰问道:“你们这房一直跟你大伯父赴任?”
杨妧把往事简略地说了说:“大伯父养活一大家子着实不容易,两位堂兄还要读书,往年祖母总拿出嫁妆来贴补,后来升了同知日子才宽裕些……先前,大伯母跟我娘还有过不愉快。”
“可怜天下父母心,”余新梅长叹,“你娘完全是为了你们好……跟着你伯父,总归是官家小姐,可要扔下你们三人在村子里,那真是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了。别说读书认字延医问药,就是吃口饱饭也不容易……没想到你日子这么难,也难怪祖母一定要照拂你。”
杨妧愕然地瞪大双眸,“为什么?”
余新梅笑笑,轻声向她解释,“我祖母娘家在广平府,广平府你知道吧,那边家家都会武,她的侄子侄孙好几位在何大人麾下任职,何大人和何公子待他们多有关照。大概十天前吧,祖母收到何公子的信,提起你要上京。原本楚家不办花会我们也要想法来拜会,这会儿倒省了找借口……你是何公子的义妹,应该见过他,他是什么样的人?听说形貌非常可怖,宛如钟馗……”
“不,完全不是。”杨妧断然否认,“何大哥因为受伤虽然损了容貌,风仪却极其出众,又有一身好才学。”
杨妧顿时想到墨绿色窗框里如水墨画般淡雅的玄色身影、想到白色纱幔后伏案用功的身影,想到那张浮着温柔笑意的脸,一股酸辣的热流猛地冲上来,眼底一片润湿。
余新梅瞧见,极快地侧开头,指着另一株花苞鼓胀,几乎马上要绽开的芍药,“这朵像是深红色的,等开了可以簪发。”
明心兰斜睨她一眼,“别糟践东西了,还少了你的花儿戴?你要喜欢,我那里有几朵宫纱堆的山茶和牡丹,回头送给你,这种单瓣花太单薄,不如重瓣的戴着富贵。”
余新梅笑道:“绢花没有香味儿……嗯,芍药似乎也不香,倒是有几种牡丹的香气很浓郁。”
几人正围着芍药看,有个穿红绫小袄姜黄色挑线裙子的丫鬟从小路上笑盈盈地走过来,“原来三位姑娘在这里,表姑娘那边正等你们过去赛诗,夫人特地送了只翡翠镯子过来当彩头,姑娘和表姑娘也分别出了一支钗,用来奖赏最佳的三首诗作。”
余新梅大喇喇地说:“我们可没那才学,肯定得不到彩头。”
杨妧笑道:“不作诗可以品鉴啊,给她们做评判……我二姐姐也在吗?”
丫鬟笑应,“二姑娘她们在浮翠阁投壶荡秋千。”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