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信不长,主要是叮嘱杨妧好好照顾杨婵,还要她听秦老夫人和张夫人的话,别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信里夹了张三十两的银票。

这几年三房一直仰仗长房生活,根本攒不下银钱。

说不定,这三十两就是关氏所有的积蓄。

分明,她已告诉关氏,在楚家不缺吃不缺穿,每月还有四两银子的月钱。

杨妧觉得一股热流直往眼眶里冲,忙借着低头拆信的机会,强压了下去。

杨溥的信略长些,除了叮嘱她少说多做,多用心观察之外,还说了自己的打算。

年底正是官员迁谪调动之时,如果他能调至京都,估计最初明年三月就会动身;如果不能的话,他会赶在过年之前把她们接回济南。

让她们在国公府安生住。

杨妧先看一遍,又细细读给杨婵听,这才拆开何文隽的信。

一封里面装了七八张花样子,有鸢尾、石竹、旱金莲、百里香,都是不太用在绣品上的花,然却很漂亮。

用了炭笔细细地描在明纸上,一笔一划清楚工整。

杨妧几乎能想象得出他埋首在书案前的样子,清风翻动纸页,身后纱帘窸索,他身姿笔挺,仿若崖边青松。

另外一封才是信。

何文隽简单说了他跟钱老夫人的渊源,又介绍了两位好友,一位在总督仓场任监督,姓刘,名光兴,其人品行正直,以往山海关催运军饷,多承他帮忙操劳奔走。

另一位是在大理寺任左寺正,姓李名宝泉,跟何文隽在白山书院同窗四年,同年考过童生试,也是同年参加秋闱考中举人,关系非常亲近。

倘或杨妧遇到为难之事,可找此两人,他们看在何文隽的面子上定会相助一二。

接着谈起自己的身体。

何文隽身上均为经年旧伤,当年得军医精心救治已无大碍,太医医术虽高,但于外伤而言,并不比军医高明。

信里感谢了杨妧的挂念,让她好好照顾自己。

最后用很大篇幅解答了杨妧对于《治国十策》的疑惑,然后称赞她字体间架颇有长进,但心浮气躁笔触不稳,叮嘱她多加注意。

杨妧感慨不已。

那天楚昕在旁边等,她着实有些急躁,没想到何文隽竟然能瞧出来。

下次写信定然先平静了心绪才动笔。

杨妧再读一遍信,连同其余两封家书,小心地收在匣子里。

花样子上面有折痕,杨妧夹在书里压好,待闲暇时候另描一份,免得遗失了。

一夜安睡,翌日,杨妧在霜醉居用了早饭,仔细妆扮妥当,牵着杨婵的手一道去给秦老夫人过目。

走到湖边时,刚好遇到楚昕从二门进来。

楚昕也看到她们。

两人都穿粉色小袄,杨婵两只抓鬏上各别一朵大红色宫纱堆的山茶花,颈上套着璎珞,粉雕玉琢般可爱。

杨妧则梳了堕马髻,发间插一对南珠珠花,耳垂上挂着南珠耳坠子,坠子有些长,莲子米大小的南珠正垂在腮旁,一晃一荡,平添许多俏皮与灵动。

楚昕还没想好要不要跟她们打招呼,杨妧已屈膝行礼,“表哥安,”目光落在他身上家常穿的靛青色长袍,“表哥不去余阁老家吗?”

眉眼弯成好看的弧度,腮旁笑意盈盈,全无芥蒂的样子。

楚昕心里不是滋味,没好气地回答:“不去,都是自命不凡的书生,就知道拽文,没意思。”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