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氏没准儿也有分家的想法。

前世,杨溥是临时得知自己调到京都任职,当时关氏正巧有孕, 秦氏便等她生产之后, 假说抱养的孩子,带到了京都。

现在杨溥已经在往京都活动, 且略有眉目。

而关氏却迟迟未能有孕。

假如到了京都, 关氏才怀上孩子, 恐怕于杨溥的官声有影响。

杨怀宣的到来既解决了三房香火的问题, 又给杨溥增加个热心扶弱的好名声。

杨妧怀疑, 关氏之所以改变主意, 秦氏肯定没少游说。

毕竟, 在大多数杨家人眼里, 杨溥的前程才是最重要的。

关氏如果跟杨溥再牵扯到一起,就非常不明智了。

杨妧认真地推测着秦氏跟杨溥的想法, 暗叹口气。

分家已经势在必行!

那她要多替三房讨点好处过来。

杨妧字斟句酌地给关氏写了一封信,拿给赵氏过目。

赵氏读完,盯着杨妧看了片刻, 不无感触地说:“你娘有你,真是福气。”

杨妧当着赵氏的面,把信封好,交给桃枝,语气淡淡地说:“要是我爹活着,我娘才真正有福气。”

关氏从二十五六岁开始守寡,一直守到死为止,算什么福气?

赵氏面色讪讪地,开箱笼摸出一摞银票,数给杨妧四张,“本来是想分家之后给你,现在先给了你吧。”

银票有两张两百面额的,两张五十两的。

杨妧一言不发地收进荷包,回到霜醉居给杨溥写了封信。

信上说得知家里多了个弟弟非常高兴,感谢杨溥这些年对三房的照拂,又提及父亲杨洛寒窗苦读十年,却连秋试都没参加便早早故去,希望杨怀宣能够学有建树,完成杨洛的心愿。

不管如何,她先把杨怀宣的束脩要出来。

如果杨怀宣能读书最好,如果不能,这笔钱也可以用在生活上。

日薄西山,杨妧带着杨婵往瑞萱堂去。

刚走进院子,荔枝急步出来拦住她,悄声道:“夫人在里面,老夫人吩咐今儿就不留姑娘用饭了。”

杨妧笑笑,“好,那我回去吃,”走两步,停住,“平凉侯后天烧七七,你得空提醒下姨祖母。”

荔枝点头应着,嘱咐两句小丫鬟,蹑手蹑脚地走进厅堂。

隔着石青色棉布帘子,张夫人的抽泣声清晰可闻,“我错了,娘责罚我吧!”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y?e?不?是??????μ?????n???〇?2???.???o???则?为????寨?站?点

这些天,她跟董嬷嬷两人终于把账目算清楚了。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头些年,爹娘在世的时候还好,虽然她送到娘家的礼比较厚,可总归有回礼,有来有往的。可双亲过世这六年,便只有送出去的礼,没有收回来的。

而且,不单逢年过节,就是兄嫂生辰,几个侄子侄女的生辰都有礼。

只这六年间,她拿回娘家大概两万多两银子的东西。

两万两足可以在京都最金贵的地段置座大宅院,也可以在最繁华的闹市买间铺子,更可以给楚映置办一副相当体面的嫁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