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元节,我在护国寺请沙弥念了两卷《往生经》,原打算点盏长明灯给公子照着亮,可听别人说,一个人只能点一盏灯,我怕何夫人点了,就没点……何夫人可曾替公子点了长明灯?”

清娘沉默不语。

岂止没点,若非怕别人闲话,何夫人甚至连丧事都不想大办。

何文隽临故前几天,已经是灯尽油枯。

清娘去正房院禀过几次,何夫人只说请大夫来诊脉,鸡汤倒是不间断地遣人去送,可她一眼都没去瞧过。

何文秀和何文香倒是去过一回,看着躺椅上何文隽形销骨立的模样,两人连半盏茶的工夫都没待上,匆匆离开了。

七月初一那天,何文隽像是预知到什么,大清早就吩咐青剑帮他换上杨妧做的那身衣裳,坐在院子里给杨妧回信。

那封信,断断续续已经写了三四天。

那天也是,何文隽写不过两行就觉得气喘吁吁,他放了笔,在树荫下面睡了一大觉。

醒来后,精神出奇得好,他把清娘和青剑唤到身边说:“这个家有我没我不差什么,没了我反而更清净……我唯一放不下的是阿妧,我有个不情之请,你们帮我照看她……告诉她别难过,人总躲不过生老病死。”

临终遗言,清娘怎可能不答应?

何文隽浅浅地笑了,打发青剑去拿墙上挂着的那柄刀,趁机对清娘说:“见到阿妧,你帮我问句话。”

清娘屏息等着他的下文,等了许久,何文隽才断断续续地说:“这辈子错过了,问她愿不愿意许我一个来生?”

可不等清娘答应,何文隽却又改口,“算了,别问了……我不舍得阿妧为难,若有来生,我会健健康康地去找她。”

说完那句话,何文隽便咽了气……

第76章 搬家

清娘赶去正房报丧。

何夫人正和两个女儿高高兴兴地选布料裁新衣, 因为书院的张太太来递话,说是山东布政使宋家的第三子正在婚配年龄。

宋夫人看中了何文秀,想约在中元节那天, 在大明湖边见个面。

布政使是从二品大员,职掌一省的民生财政。

何夫人欢喜得不行,务必要让何文秀漂漂亮亮地去相看。

听到清娘的禀告, 何夫人脸色立时垮了, 嘟哝一句,“太不是时候了。”

如果再拖上一个月,哪怕半个月也好,兴许何文秀的亲事能定下。

可人死不能复活,又是七月天, 热得要命, 想瞒都瞒不过。

何夫人神情冷淡地命人撤换了家里的红灯笼和各样喜庆摆设,换了素服, 又打发人往各处报丧。

灵堂布置得很体面, 棺木也用了上好的楠木, 可夜里只有清娘和青剑带着几个婆子在守灵。

何夫人“悲痛过度”早早去休息了。

而何猛跟何文卓想必还没有收到家书。

灵堂虽然用了冰, 却仍挡不住天热, 停灵五日, 便发葬了。

过完七七隔天, 何夫人身边的钱嬷嬷去了静深院, 对清娘道:“夫人因为伤心这阵子大病小病不断,今儿又请大夫来号了脉……大爷已经入土为安, 你和青侍卫尽心尽力伺候这么些年,夫人每人赏你们二十两银子,各自回乡吧, 也免得夫人瞧见你们就想起大爷……”

一边说,一边攥着帕子摁眼窝。

清娘瞧着院子里亭亭直立的向日葵,“我得过几天收拾了东西就走。”

何文隽说过,向日葵成熟了,要带到京都给杨妧看一看。

钱嬷嬷唉声叹气地说:“大爷的书和字画,夫人想留给二爷做个念想。要不,我替夫人做个主,这屋里的东西,你和青侍卫各挑一样带走吧,也算服侍大爷一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