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归好奇,何宁却是万万不敢拆开这信看, 也不敢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的。
取上信便疾步出了书房,往定国公府去。
何宁离开后,霍珏取出笔墨,洋洋洒洒写了两本奏疏。
上元节一过,他便写了奏疏《奏白灾后合行六事》,上呈到内阁。
自打大相国寺那春雪成灾的箴言流传出来后,朝中的官员实则不信者居多。便是朱毓成,也是半信半疑。
只是当霍珏送来《奏白灾后合行六事》,因着对这年轻人的看重,他认认真真看了这奏折。
思忖半日,又在内阁开了数次要会,甚至亲自去了工部,与工部尚书、侍郎一行人商讨了这奏疏的可行性后,便连夜入宫,请求朝廷对有可能来临的白灾与流民之祸未雨绸缪。
成泰帝从听到那箴言开始,便有如芒刺在背,日日夜夜不得安心。
听闻雪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后,几乎不怎么思索便应了朱毓成的请求,依照霍珏的奏疏提前安置已经涌向顺天府的流民。
不得不说,正当顺天府的百姓因着那箴言而惶恐不安之时,官府雷厉风行的举措倒是让他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了一半。
天灾人祸来临时,最怕的便是民心乱。
“听说那《奏白灾后合行六事》是都察院的霍大人上奏的,霍大人去岁能带着临安城半数百姓逃得生天,这劳什子雪灾要是真的来,他也定然能助我们度过此次灾祸!”
“去岁是地动,今岁是雪灾,明年可莫要来个旱灾、涝灾来!这一年到头都是灾,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活!”
“呀,我听一些方外之士道,之所以会连连起灾祸,是因着天子失德!老天爷想要换个人当皇帝!你说那箴言说龙抬头于西北,方能灾止天和。嘶,西北指的是何处的西北,莫不是——”
“嘘,这话你可莫要再说,免得被锦衣卫听到,把你抓到诏狱去!”
“哎哎,我这不是嘴皮子痒嘛?我不信你不想知道那箴言说的西北究竟是何处!”
城门外的茶寮里,唐劲瞄了漫不经心饮着茶水的薛无问,轻轻咳了声。
别说是百姓们了,便是他,也很好奇那箴言究竟是何意。
西北,除了肃州,还能是何处呢?
唐劲是武人,七年前就跟在薛无问身后办事,跟着他一步一步爬到今日的位置。
对这位看似玩世不恭的浪荡子指挥使大人,他可再了解不过了。
心思缜密、手段果决。
锦衣卫这七年来破了那么多难破的案子,捉了那么多罪大恶极之人,都是指挥使的功劳。
若那箴言里说的西北不是肃州,他第一个不服!
况且,就他家这位指挥使的心眼,若是不想坊间将那箴言同肃州与定国公扯上干系,早就已经派人将乱嚼舌根的人捉起来了。
哪会似眼下这般,优哉游哉地喝茶呢?
-
正胡思乱想间,唐劲忽然听见外头有人一叠声喊着“杨掌柜”“姜掌柜”“林掌柜”,下意识便往外看了眼。
只见茶寮对面搭起了竹棚,几个掌柜娘子领着丫鬟婆子小厮,在那儿给流民施粥发放抗寒的物品。
唐劲自是认得那几位掌柜娘子的,顺乐街状元楼酒肆的几位当家娘子。
前些日子流民涌进顺天府时,还是状元楼率先出来给流民发放干粮的。
那干粮带点儿甜甜的酒香,听说是里头加了点儿状元楼独有的高粱酒,味儿当着是不赖。
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热茶,真真是又顶饱又可口,那冻得僵硬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