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过将他一道拖下浑水。
回到客栈时时间尚早,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吴子华进京的事。别人或许不知道内情,他的心里却是门儿清的,朝廷这次确实重创了白衣教,端掉了苏州为首的六个主要据点,整个江南为之一震。
“吴小将军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了。”
“那可不,南边乱了这些年,总算是消停了。”顿了顿,“就是不知道万岁打算怎么处置当年那劫囚案。”
“天爷!难不成真是他们做的?”有人倒抽了一口冷气,“徐同光不是先帝爷的伴读么?”
话没说完,白休怨的目光一转,但见外头几个服色低微的锦衣卫小旗带刀冲了进来,其中一人嘴边的绒毛还未褪去,瞧着不过十五六岁,横眉怒目的被其他几人拦在后头:“徐哥,徐哥,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圣上都未曾定论的事儿,轮得到你们在这儿狗拿耗子?”他年纪虽小,气势却大,一双丹凤眼里全是不管不顾的狠劲儿,那把装饰用的绣春刀握在他的手里,活像是吹毛断发的绝世名器:“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北京城是尔等当家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锦衣卫是人人都能招惹得起的么?众人忙不迭撤了酒杯,又是赔笑又是塞钱,送神似的将这群小旗官送了出去。白休怨站在窗前看得分明,那个领头的腰牌上镌刻着‘徐徐’二字。
徐家人?难不成是那个什么徐同光的子孙?
他在心里盘算了一遍,决定暂时还是搬去外城住,吴子华要押送活口进京,想必很多人急得夜不能寐,都在满世界地找他,盼着‘白鱼’出面将叛徒清理干净。如今师父已死,他也不缺钱花,干什么要蹚这趟浑水?谁当皇帝谁做高官,管他什么事儿啊?
中秋将至,青云寺里陆续搬进了几家香客。由于朝廷禁止西洋人传教,生怕百姓们教洋人蛊惑了去,几十年里各大佛寺、道观香火鼎盛,里头的和尚道士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比如这青云寺就以桂花和素斋出名,每年夏末秋初都会有很多贵妇过来小住。
京里贵人多,加上寺庙实在太大(占了大半个山头),除非天家子孙,否则很少包场。白休怨在这里住了几天,该打理的都打理好了,只待情势冷却,好送师父的棺椁回南去。她颠沛流离了一辈子,真正的故乡是决计回不去了,总算在南方还有一个临时的家。
这天用过午饭,贵妇太太团去大雄宝殿听和尚讲经,他去后山消食散步,走着走着冷不丁听到一个略显耳熟的声音:“四百八十斤够烧几年啊?真的有四百八十斤么?这里的和尚嘴上有浆糊,问了半天什么也不肯说,不是坑我吧?”
梳着妇人髻的高大仆妇道:“姑娘若不放心,不如把主持叫来问一问?”
她立刻摇头:“那还是算了……”
皇城根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被谁撞见,搞不好隔天就有小报说她‘倚势凌人’,送她跟那倒霉表哥一起上头条。
难得休沐,又想法子甩脱了朱持晖一个人出门,李持盈是很想疏散疏散胸怀,好好散个心的。最近的麻烦事儿层出不穷,一会儿是严璋,尽管两个人关系不好,她也没冷血到盼着他被华仙公主摁死的地步;一会儿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君臣礼教、大明国运,顺便还要头疼一把和晖哥儿的监介关系。
看得出来他很想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大家还同以前一样,她也不是非要矫情,只是……李姑娘觉得自己心态不对。他睡不睡丫头和她有什么关系?那几个女孩子是去是留,前程如何根本轮不到她来过问,就因为她多了一句嘴,说太早那个啥长不高,四个丫鬟全被发落了。
更操蛋的是她竟然有点窃喜。窃喜什么?总不是窃喜晖哥儿对她言听计从吧?
大约是她表现得太明显,梅枝建议说:“横竖安排了厢房,姑娘睡会子,养养神。”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