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乔木露过面,并且表示自己眼睛已经康复之后,刘彻和王太后,以及他们那一脉列侯的所有小动作就全部都停了下来,开始重新规矩起来,不过,乔木也没有收回刘彻批阅奏折的权力,除了紧握兵符之外,剩余所有朝堂权利全部都全面放给了刘彻,让他完全掌握。
而乔木的主要精力则放在了改良良种和军队改革,以及火器制造方面,当然,这些都是乔木私底下派遣自己的亲信偷偷摸摸进行的。
说实话,乔木现在依旧还有些犹豫,犹豫到底是缓慢的把所有权力全部都交给刘彻,让他对匈奴作战,还是索性自己来,也正是因为乔木有着这样的犹豫,所以她才没有将自己的动作全部放到明面上进行,而是依旧有所保留的偷偷干。
接下来,就是刘彻的考察期。
乔木决定自己仔细的观察一段时间刘彻的行为举动,借此了解一下他的性格脾气,随后再放点兵权给他,之后再看看他的行为态度。
如果能过关,那么乔木就会逐渐的将兵权都给他,甚至于还会将火器的制作方法交给他,只留下改良良种,作为他们窦家的保命符。
如果不能过关。
那乔木也只能自己上了。
反正又不是第一次。
习惯就好!
第322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8)
建元三年九月
刘彻因为发现太皇太后自中秋夜宴之后并没有专门针对他,甚至还又放了更多的权力给他,因此心情也稍微放松了些,并下招选举天下文学才智之士,予以破格重用。
没办法,朝中的列侯勋贵都因为畏惧太皇太后的原因,并不怎么敢跟他太过亲近,而且也不是很愿意把自家后辈送进宫中任他调用。
再加上他先前没能护住最先投靠他的那批文人,使得那批儒生几乎都被太皇太后灭尽,如今,不少儒家学子已经不愿意掺合进来了。
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民间。
希望能从民间得到些文人、智者和谋士的投靠,增强自己势力。
不得不说,虽然乔木在朝堂当中的威望极高,但她到底只是太皇太后,不是皇帝,算不得正统,因此刘彻下诏之后,各地但凡有些能力的几乎都蜂拥而至,想要上位。
不要觉得奇怪,这时候不要说科举了,就连察举制都没有,察举制那也是刘彻在窦太皇太后死后才正式确立的制度,因此,此时普通平民文人是几乎没有上升渠道的。
这时皇帝要人用,且愿意看他们的文章,他们当然蜂拥而至,赶紧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倾囊而出。
仅这一次。
刘彻就得了许多人才。
其中包括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和终军等人,刘彻一时间信心大涨。
再加上乔木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避居在长乐宫中,基本没怎么管过政务,所以,刘彻就开始妄图插手兵权了,只是他也清楚他在没有兵符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调动大汉的正规军队,所以他只能选择从头开始培养听从自己命令的军队。
具体举措就是设立期门一职。
寻待诏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