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两句可以。
但说多了,反倒会惹他厌恶。
所以,还不如慢慢来呢。
反正也不着急。
刘彻神色不见丝毫欣喜,此时他内心更多的还是纠结疑惑,不过太皇太后都已经送客了,他也不好强留在这边,或者说再继续问。
因此,只能行礼离开。
准备回去自己想想。
不行再找些人讨论一下。
此次长乐宫会谈后,刘彻那边就彻底放弃了儒家独尊的念头,当然,至少在乔木活着的时候,他是彻底放弃了让儒家独尊的念头。
但是除此之外,其他政治方向的改革却变得更加大胆了些,比如说官员改革,比如说,在原先期门的基础上建立羽林军,也就是选取战争孤儿或者士兵家的遗孤进入上林苑当中组建军队,进行集训。
因为都是孤儿。
所以又被称为羽林孤儿。
本来,按照原本的轨迹,刘彻想要组建羽林军还得等窦太皇太后死后,但是因为乔木先前已经许诺过他可以练兵,所以,刘彻当然急不可待的赶紧搞起了自己的私军。
乔木面对他的行为,自然也遵守了自己的约定,并没有插手,甚至还在某些方面,比如说军械等方面,给予了他一些便利和帮助。
至此,朝堂局面和谐了许多。
可以说,这一次的乔木与刘彻之间的斗争,两者其实都没有什么损失,唯一损失的,大概就是夹在中间充当炮灰的儒家和董仲舒了。
这大概就是大佬争斗。
喽啰躺枪炮灰吧。
但好在乔木也不至于太苛刻。
在事情过后一个月后,便宣布解除了董仲舒的惩罚,同时也在图书馆当中增设了儒家的一些书籍。
这一举动,无疑让先前一直提心吊胆着,甚至有些都已经准备改换门户的儒家子弟们松了一口气。
不过,其余百家对儒家的敌视却没有得到什么改善,一些已经隐居,或者不再授徒的百家老人也都纷纷再次出山,大开门户,收徒讲课,希望能合力压制住儒家扩张。
第327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13)
此后数年,儒家和其余百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融洽,彼此间争斗颇多,而儒家内部的谷梁和公羊一脉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恶劣。
原本,儒家是公羊一脉占据绝对优势,如果当年董仲舒真的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公羊一脉将会彻底成为儒家主脉,因为董仲舒就是公羊春秋的继承人,他如果能顺利让儒家登顶,他代表的公羊春秋自然也会顺利成为儒家最高经典解说。
可惜,他失败了。
他的失败无疑给谷梁春秋一脉的代表人物带来了喘息之机,谷梁开始逐渐崛起,此后更是在董仲舒被抑制的那几年内迅速成长起来。
逐渐成为儒家领头羊。
并且主张与其余百家和解。
不过,这时其余百家早就已经学乖了,根本不吃他们这套,大家都很清楚,公羊和谷梁之间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是激进派,还有一个是温和派,当年公羊一脉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谷梁一脉可从来没有派人劝说,或者阻止过。
只是在边上苟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