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是按律法而言,这是错的。

男子必须奉养亲生父母。

待养父母如何却无关紧要。

这律法又何其不公。

如果按春秋决狱来判决,男子所行并无错误,所以他是无罪的。

他也无需如同奉养真正亲身父母一样奉养抛弃了他的亲生父母。

这难道不好吗?”

“你只看到了好的地方。

可你没有看到这么做的危险。

而且我也没有彻底否决春秋决狱,只是不能以春秋决狱作为判断案件的主要依据,最多只能充当大汉律法的辅佐依据,既然你跟我讲例子,那我也跟你讲个例子吧。

若是甲的父亲被乙所杀,此后甲为了报复仇杀了乙和乙的妻子。

这按律法判,是死罪。

可如果按照你所谓的春秋决狱来判,此乃大复仇,君子九世之仇亦可复仇,是为正义之大复仇。

杀父之仇,当报之。

无罪。

你觉得这公平吗?

乙的妻子又何辜?

而且,若是之后乙的儿子再次报复,杀了甲和甲的儿子,那这还是大复仇,按经义判,还是无罪。

如此世代仇怨,何时是休。

莫非要将某家人杀绝了才行?

而且,这还只是浅显的问题。

一旦案子只能由经义来判,而不以律法为根基,那么律法还有什么用,律法就成了一纸空文,而经义的意思是可以扭曲的,这将彻底将国家的制度从法制改为人治。

人治就有私心。

而且比法治更容易寻找漏洞。

若是法律严苛严谨,那么就算想寻找漏洞,那也极其困难,可如果改换成人治,只要想方设法给犯罪的人安上一个好心做坏事,那就能算是无罪了,要对付某个人也可以给他安上坏心做好事,或者坏心做坏事没有做成,人心好坏全凭判案的人一张嘴,可他说的就对吗?

我现在说你要造反。

不管你造没有造反,府里面有没有兵器,但我就觉得你已经在想造反了,所以你必须要死,大臣也都觉得我说的对,那你就该死吗?”

乔木呵笑了一声。

直戳春秋决狱的弱点。

春秋决狱看着的确是好的,好像十分符合大家的道德理念,可是他将道德与法律混合到一起,道德凌驾于法律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最关键的是,现在经义的解释权全部都在儒生手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春秋决狱正式启动,那律法的制定权也会转移到儒生手里。

到时候,鬼知道他们为了逢迎帝王会将经义给扭曲成什么样子?

后世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