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教学楼的窗上叫她,没事有人给她递纸条,写情书,跟她要手机号,跟她的舍友,她的同乡打听她,在她打水打饭的时候,堵住她问她是否要去看电影,一起出去吃个饭,出去逛逛。
对此她没有得意,没有欣喜,没有吹嘘,她丝毫不觉得是福利,相反还给她带来了麻烦,被孤立,被嫉妒。
她又开始高傲起来,让人望而却步,但依旧架不住有些人纠缠,陆续不知道是谁传她有一个武汉大学的男朋友。
烦不胜烦,她每天回宿舍睡觉,电话都不打,连学校邮局开在哪都不知道,她那儿来的男朋友。
她又开始不参加任何活动,找了一个校外英语补习,开始上课,大一泡图书馆,看人物传记。
0027 相亲
大一下学期她开始走读。
父母开始鼓励她找男朋友,并安排她相亲。
他们一向开明不曾反对,但现在到了鼓励的地步,家里为她介绍的都是朋友的孩子,彼此知根知底,背景相似,门当户度。
对于父亲并未将她送出国留学,她是感激的,父亲也并不想只是为了让她过四年快乐的大学生活,掏上几百万只为让她跟海外镀金。
他还是希望她能学以致用,所以才会送她来这所学校,学这个专业。
否则学学语言,学学艺术,学学人文哲学,装点一下门面又有何不可。
他是希望她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立足社会,不学那些膏粱子弟浪费生命,虚度光阴。
是了,她看了太多的例子,很多发小朋友无不都是如此,父辈大权在握,五百强公司,央字头企业,上赶着求着他们的孩子去。
清一色挂名的高管,年薪百万,班都无需坐。终日香车宝马,天天跟夜店买醉,是很让人艳羡。
父辈一旦大权旁落,退居二线或者退休,儿孙立时三刻被高门一脚踢出,没了利用价值,哪家企业会雇佣一个只会吃喝连业务都不懂得做的废物。家里更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和她一个高中的那个高三英俊少年,父亲从副总的位置上下来,退居二线,去到集团的一个很小的子公司做管理,儿子跟省内上了两年大学又非要和女朋友一起去澳洲留学。回国后还不是要靠他父亲的面子,跟一外资老牌企业领一份薪水。
马骏多年后跟家乡偶然碰到这位副总大伯,他是那么的苍老,临近七十岁还在奔波,退休返聘,又退休,终不停歇。儿子不成器,一家老小靠他养,他倒下,谁又能支撑这个家,靠他儿子那十几万的年薪?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他们让她相亲,是在为她的以后做打算,好让她有所依。
大学文凭是块敲门砖,年轻的女孩子在最好的年纪待价而沽,高校学历无疑是他们耀眼的背书。
想到这,让她心情晦暗,她也有这一天。
0028 相似的人
家里几经安排,总算让她遇见一个看着还算顺眼的,姓宋,宋庆学,在她上大学那年,本科毕业后去了某软中国,他的二姥爷曾经是京城某区的区长。父母是某民营银行京城总行高管。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