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举,他们公心可鉴,说出玉斯年案的疑点也只是就事论事,刚刚唐公公那番揣测,太过伤人了。”

唐观徐徐吐出一口气,不言语了。

见两方争执稍霁,李贤方才缓缓开口:“小邝捕头的证言可信,可作为公门之人,又是与鬼见愁这般关系,还是该避避嫌的好——但既然口供有疑,也不能不查不问,这样吧,镇府司的案子守备衙门与应天府各派第三方前去旁听,主审,还是由镇府司自己来,务求审讯正当,不加罪,不姑息,应天府可以对审讯结果提出合理质疑,唐公公,李大人,你们看如何?”

唐观看了李梦粱一眼,李梦粱颇有信心地一点头,邝简还想争取,李敏当即沉沉看他一眼,邝简咬了咬牙,只能作罢。

守备衙门今日主要商讨还是太平教围剿的后续事宜,李贤主持会议,议题一件一件地抛出来,唐观少于处理朝廷公务,精于勾心斗角,不涉及自身利益的都没什么意见,最后谈到太平教的定罪方向,唐观厌恶道,“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些都是叛逆,一起拉到菜市口斩了便是,我们这些做上司的,帮下属请赏才是正途。”

应天府则不同,李敏大人直接从袖中拿出一叠申文,那是昨夜三爷和四爷在值房里熬了一宿为他最终敲定的,可谓是准备完善:“这是应天府的看法。”

守备衙门的亲兵当即上前,取过申文递到李贤的案头。

李敏:“应天府主张轻刑为主,只纠首恶,从犯不论,对他们的罪行条目进行仔细甄别,审慎定罪。”

李贤:“现在进展如何了?”

李敏:“投入应天府狱中的犯人还在加紧审讯,目前最终结果还未查明,但有几人很是典型,可与丰城侯先说一说。譬如太平教众那个叫朱十的,他入教不久,十日前投入太平教只因茨菇案一时激愤,虽然曾被拉拢谋反,但好在现今没有酿成大错,本府的意思是不按死罪论处,服刑之后仍令其回归生活。”

“谋反?”

唐观一把抓住重点,愕然道:“李大人是对太平教太过同情了吧!朝廷对这些异端妖党的处置早有定论,要从重从严!他们既然投入了太平教,就应该知道这是我大明朝的禁忌!”

李敏淡淡向他转去目光:“可是唐公公口中的太平教徒、异端妖党,原本只是南直隶的灾民与饥民!——您若想查,城西窝棚里还能查出几千口这样的百姓,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所冬日漏风,夏日漏雨,投入太平教,十人有八人是为了填饱肚子,唐公公,若非我们官府之人对他们不闻不问,他们又何必投入异端?”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í???ū???è?n?????????⑤?????????则?为?屾?寨?佔?点

唐观忽然停滞了一下,很显然,李敏大人说的这些,超脱他的认知,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此时李贤在上首开口:“应天府是什么意思?”

李敏:“太平教徒的身份,红色莲花的纹身,绝不是这些人死罪的因由,应天府恳请守备衙门停止妖邪异端的抓捕,平人心,靖浮言,拨款赈灾,安抚城西百姓……靳赤子等人一夜间拔出,此时正是官府接手的最佳时机,至于城西建设,刻不容缓,本府提议由金陵工部牵头,收拢半个多月前因妖党一事驱逐出城的手艺工匠人,令他们重归家园,群策群力……”

“宝灯计划”最初制定的起心,就是四爷与邝简担心应天府强硬铲除会给城西造成太大的波动,金陵城中的黑暗势力,官府一直难以深入其中,大树将倾之时,又必然伴生阵痛,他们左右衡量,最终才会选择潜伏其中,因势利导,走一条极端隐秘的路。

唐观听到最后把眼睛都闭上了,他觉得荒诞,嘴皮子上下一碰,问李敏道:“叛逆变良民,李大人说得简单,还想给他们盖房造屋,可这么大的工程,工部就算牵头也是要户部拨款的,户部钱在哪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