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怎么想的,姜榆都决定回老家附近了,他笑道:“到时候可以让茗郎辉郎一起到我家住住,正好和炀郎做个伴。”
炀郎什么都好,就是身边太过冷清没有几个同龄的朋友
第98章 、考官
出去巡考的职位, 必须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为了防止太早公布担任考官的官员让考官和别人泄露了自己的考题,徇私舞弊。
如今都是根据省份的远近, 直到快要考试前, 方才派任考官的。
毕竟巡考的位置少, 所以并不是谁想去就去的, 再说这可是一门美差, 谁都抢着要去的, 僧多粥少, 只好凭实力说话了。
翰林院出身, 保证了考官具有一定的水平, 但是架不住有些人好些个人自从当官以后,就没多少时间再拿书。
到时候出的考卷,半桶水的水平,出了狗屁不通的考题,叫人看了笑话,给朝廷丢了人,那就完蛋了。
于是朝廷每回选拔考官,也是直接通过考试的方式。
幸好姜榆这些年, 见天儿写真题解析,这些知识压根就没放下过。
所以姜铎夫妇先带着炀郎回了老家。
他和宝娘留在京城晚些时候出发, 等老师一家回了京, 宝娘和她娘尚且还有几个月的可以多说说体己话。
在京城待到盛夏, 方才考了试拿着新鲜出炉的任命书,往广省的隔壁福建出发。
这些年,福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读书的人更是多了起来, 七月份,建州已经有很多考生提前到了。
而姜榆他们,到了建州,就被关在了贡院里,这一关就得等到八月份乡试结束,他们才能被放出来。
每个地方的乡试京城都是派出主副两个考官,说起来,以姜榆的职位,做主考官有些欠缺,做副考官又有些太低,不知道是不是太子在其中打点,直接让他做了福建的主考官。
副考官是礼部的一位年轻主事,姓朱,三十出头的年纪,这一路上姜榆发现这朱主事基本上就是啥事都听他的,凡事不冒头不激进。
乡试的考官属于公差,每个考官都有上百两的差遣费不说。
最重要的是,约定俗成的,每次考完试以后,当地的官员们还要给考官们打点的费用,这打点费足有上千两之多。
虽然这些年京城的宅子价格涨了不少,但是一千两银子还是能让人在京城安定下来。
所以对于寒门出身,家庭条件一般的清官来说,当考官是一件美差。
且从他们今儿的阵容,就可以看出,今非昔比了啊!
当初姜榆考试的时候,主副两位考官尚且是一名世家一名寒门的配置,且世家多为主考官,若是副考官不据理力争,排名的事儿基本上都由主考官说了算。
如今乡试的主考官多为寒门承担,当年谢睿亲自提拔的寒门们已经成长起来,很多身居要职。
主考官都叫寒门捞走了,去当副考官又心中有些难受,世家们有点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又不好再出头硬刚,就导致了如今主副考官很多都是寒门出身的局面。
就如当初那裴大人更欣赏世家子弟一样,由寒门把持的考试,更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就是寒门,这又促使了每三年产生的进士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