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够了。办学校是个长久的事,不能急。我心里都有数,别担心。”
琴姐听她这么说,心里也替她高兴,这样子学校就能越办越好了。
就像云汐设想的那样,虽然来了一些学生,不至于让学校冷清,但人数也不算多。
有人在背地里惋惜,“李姐就是闲不住,太能折腾,这回的学校恐怕要砸。唉,她开车那么厉害,在市政府待到退休多好?那么好的工作,别人求都求不来。就算卖也能卖个千八百的吧?她就直接把工作辞了,太可惜了。
她开店也厉害,这才多长时间就把小卖店开成菜场了?他们杨柳村都让她盘活了。你说她好好弄就行了,为啥又开技校呢?学校那是一般人能开的吗?”
听见的人就道:“李姐也不是一般人啊,当初她开店就没人看好,瞅瞅现在多红火?指不定人家开学校也行呢?”
话虽这么说,看好的却没多少。主要前面十年不高考,大家对学校没那么看重。又觉得高中、大学好歹是国家承认的文凭,这私人开个技校有人承认文
凭吗?念几年,最后要是没啥用,那不就浪费钱浪费时间了吗?太耽误事了。所以大部分人都在观望。
云汐不理那些杂乱的声音,学生报名结束,就直接让老师们开课,一节课都不浪费,她的技校就是要让人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多的东西,掌握技术,尽快出徒。
每个教室后面的板报不是图画,而是工薪表,清楚写明学会某种技术可能找到的工作和对应的初始工资,后面还备注了每种工作岗位多不多,竞争压力大不大。
一目了然,让所有学生最直观地意识到,他们来这上学是为了找工作挣钱。目标明确的工薪表可以时刻激励着学生,提醒学生别在这贪玩懈怠,多留一天就多花一天学费,少挣一天钱。
小张知道她开学校了,还特意从京市找了很多技术方面最新的书籍,给她寄回来。云汐干脆在学校里弄了个图书屋,里面放的都是有用的书,学生随时可以借阅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来问她和其他老师,如果老师不会,就要帮查阅资料把问题弄懂再教给学生。
学校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让观望的人都很惊讶。听说班里贴着工薪表后,很多人开始觉得技校要是学好了,比高考好多了。高考毕业还不知道要去哪,但学一门技术直接就能找工作啊。
有学厨艺的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回家给家人做菜小露一手,一看刀工就不错,是真正学到了东西的。
有学裁缝的学生,回家给家里人缝补衣服,改改造型,那衣服就好看了不少。
虽然他们还没毕业,但效果已经能看出来了。他们的家人自然高兴地跟邻里亲戚分享,传开之后,云汐学校里报名的学生就逐渐多了起来。
终于,云汐教的第一个班结业了,班里十几个学生都学会了开车和修车,尽管水平有高低,但他们都通过毕业考核拿到了毕业证。当他们试探着去几个有车的单位应聘司机时,心情都很忐忑。
谁知市长早就跟大家打过招呼了,各单位直接让他们去实操面试,技术过关就会留下。正好缺司机,还没有老司机愿意带徒弟,云汐培养的这方面人才直接派上了用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