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杨诚对跑动接应的要求是,训练中至少要保持持球者周围同时拥有3个以上的接应点。

如此一来,到了比赛里,哪怕是面对对手的紧逼,也能确保同时存在2条以上的出球线路。

而让球员和教练组意外的是,杨诚对球员的跑动要求很多,对传球配合的套路却没什么要求。

或者说,他只有一个要求。

简单!

越简单越好!

“在足球场上,越简单的配合套路成功率越高,速度越快。”

所以,在训练里,杨诚要求教练组安排的传球套路都是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项目。

例如3人组的接球推进和空切接球等。

他的想法很简单。

只要把这些最简单的基础练好了,球员在球场上配合得流畅,比赛踢得从容,那很多看似复杂高深的配合,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

开过会,杨诚把谜底揭破,同时也让球员明白他的想法,接下来的训练就理所当然地围绕着杨诚的计划来展开。

而且基本都是在进行有球训练。

甚至,连防守方面的训练都很少。

布莱恩·基德主抓球队整体的无球跑动。

针对球员个体,教练组则是给出了不同的针对性特训方案。

例如中锋乔纳森·斯蒂德,主要是加强弹跳。

莫德里奇主要是加强身体力量。

魁梧强壮的赫德尔斯通则是被要求进行速度强化训练,提高他的跑动能力。

萨德·福赛特则是作为运动表现师,定期通过不同的身体测试,来衡量球员的身体状态。

同时也在不断改进训练计划。

到了7月中旬,经过了两周的高强度集训后,萨德·福赛特提交到杨诚手中的测试报告就显示出,球员在体能、力量对抗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布莱恩·基德的评估,以及杨诚平日里在训练场上所观察到的,球员已经在训练中逐渐适应了杨诚的要求。

这让球队上下,每一个人都对新赛季充满了期待。

但杨诚心里很清楚。

想要打造出一支成熟稳定的球队,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第13章 他有点像弗格森!

从7月中旬到7月底,短短半个多月时间里,杨诚总共安排了5场热身赛。

对手都是周边地区的球队。

2支业余球队,1支英丙联赛的球队,2支英甲球队。

结果,贝斯沃特中国人令人尴尬地取得了5战1胜2平2负的“骄人”战绩。

其中对阵英甲球队的两场比赛全都是惨败收场。

一场是2:5,一场是1:4。

糟糕的热身赛成绩,几乎把集训所带来的良好氛围全都打散了。

球员们原本对主教练的这一套打法很有信心,觉得很先进,而且场面很好看。

而且他们已经通过两周的集训,初步掌握了这种打法。

可真正到了比赛里,他们发现,自己还是踢得一团乱。

哪怕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