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干货。
“李嫂子,你家存这些干货做啥子?”有人问。
李春苗解释道:“嗐,这不是看家里攒的干货多,要是发大水,这些干货浸了水都吃不得了,当时家里不舍得交太多粮,就交了这些干货去存着,哪想到,唉……我家存粮原本不少,可家里劳力汉少啊,发大水的时候根本带不走,带不走的那些粮都叫大水淹了!”说着这话,李春苗眼泪水都要流出来了。
话是真话,她只要一想到当日来不及搬走的粮食,她就肉痛。
家里那些粮倒是没有被大水冲太远,只是粮食被雨水泡了数日已然变质,是没法吃了。
村民们想起王家人口确实少,不禁唏嘘。
看来光是粮多也没用,人力不够用的话根本搬不走。不像他们,家里汉子多,发大水时家里的粮都能搬走。
李春苗应付完村民,心脏还扑通扑通地跳。
幸好阿姝提醒了她,幸好阿姝和周野帮她家换了粮,不然叫村里其他人晓得她家粮多,尤其那几个长舌妇到处乱说,她家肯定会遭人嫉妒。
这次廖老汉给村民们带粮,她因着家里粮多便没要,但她却听廖老汉提了一嘴,回来的时候牛车上的粮食险些被人抢了!
甜水村没有那等偷鸡摸狗的村民,但架不住别的村有啊,若是传出去她家粮多,难保不会有其他村的闲汉摸上门,偷了他们家粮。
等分完粮,里正趁着人多未散,开始组织村民重修各家茅草屋。
按就近原则,每三户或者四户人家一组搭建茅草屋,为了防止争执,里正连哪家先起房都给定好了。
廖老汉趁机表明原来的茅草屋不想住了,那一块地留给其他村民起房,而他去村尾寻一块地皮起房。
村尾有一户人家听到这话,当即就跟廖老汉换了地皮。村尾远干啥都不方便,有的是想去村头的。
廖老汉这一换,再和林老二家分一组便不打眼了。
林大水又跟林大山是兄弟,加之还有一个赵老三住得近,几家正好
w?a?n?g?址?F?a?b?u?y?e?i???ū???ě?n?????????5?????ō??
一起。
就这样,在里正带领下,别村还在为一口吃的发愁的时候,甜水村村民已经开始吭哧吭哧地建起了新房。
一日劳累下来,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能在天灾之后还活着,甚至有一口热乎乎的米粥吃,村民们已经十分满足了。
因着新屋还没造好,家家户户都是院坝里露天睡,哪家有个动静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次日天刚蒙蒙亮,便有好几户家贫的起了大早往镇上赶。
林老二和赵老三几户人家都没去,他们不缺那一口吃的。何况井溪镇离得远,有那来回一趟的功夫,都能干好多活了。
“吃早食啦——”何桂香冲干活的汉子们喊了一声。
早就闻到饭香的汉子们赶忙净了手往饭桌前去。
别家早食只吃一碗米粥,林老二家吃的却是糙米饭。用林姝的话来说,干活得吃饱,吃得越饱干活才越有劲儿。
米粮是几家一起的,按照份量来分,林姝还下厨做了几道山野小菜。
猪油炒笋干、凉拌竹荪,再来一道鲜香的鸡枞汤。同往日是比不了,但在水灾之后,能有两菜一汤加管够的糙米饭,已算十分奢侈的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