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眼中寒芒大盛:“好一个舌战群儒...”
原本还以为电视剧会有真实的历史,没想到竟都是演绎,鲁肃苦笑:“孔明确实...不如剧中这般狂傲。”
孙权紫髯下的面容阴沉如水:“继续看。”
画面跳转至赤壁之战,剧中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定下火攻之计,而周瑜仅是个执行者,甚至多次被诸葛亮"点拨"。
“欺人太甚!”程普怒发冲冠,拔剑直指屏幕,“赤壁之战,从头至尾皆由公瑾谋划,何时轮到诸葛亮指手画脚?!”
这可都是他们东吴的事迹,赤壁之战如此精彩的战役竟然被盖在了诸葛亮头上…..
可笑可笑。
黄盖拍案附和:“火攻之策乃公瑾所定,草船借箭是子明执行,借东风更是公瑾观测天象所得!诸葛亮不过是个说客,何来如此神化?”
尤其是大周瑜首创的火攻+水陆协同战术成为长江流域作战典范,东吴又因此发展出成熟的楼船水师体系。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格局,孙权巩固江东,刘备取得荆州立足点,形成曹、孙、刘三股势力并立的雏形。曹操统一北方的势头在此战中首次受挫,其速统天下战略破产。战后曹操退回北方,终其一生未能跨过长江。
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历史进程,更影响了南北发展的格局。
而作为这场战役的军事实际指挥者周瑜也被后世的文人多次描写塑造,
周瑜面色阴沉,突然拔剑,唰地划破空气,冷声道:“后世文人,偏爱神化诸葛,贬我东吴,可笑至极。”
再看一遍还是生气,哦呀呀。
孙权冷笑:“既如此,我们便让天下人知道,赤壁之战,到底是谁的功劳!”
大雾弥漫江面,诸葛亮率二十艘草船逼近曹营,曹操命军士放箭,轻松"借"得十万支箭。
“无耻之尤!”吕蒙拍案而起,案几应声而裂,“草船分明是都督命我准备的!当日我还亲自率队出击!”
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
老将黄盖气得浑身发抖:“借东风抢功还不够,连草船都要抢?”怎么不把曹操的功绩也抢过去?怎么不说都是他一个人干的?
周瑜却出奇地平静,只是手中茶盏已碎,茶水混着鲜血从指缝渗出。小乔惊呼一声,连忙取来绢帕为他包扎。
“无妨。”周瑜甩开血迹,凤目中燃烧着冰冷的火焰,“看下去。”
若是看到最后面,恐怕他更难以自控,原以为别人怎么说他不在意,但是这个电视剧让他越看越生气,怎么有图像还带声音?
生怕别人不仔细看是吧?
黄盖献苦肉计,被周瑜当众责打,随后诈降曹操。
看到此处,黄盖哈哈大笑:“这段倒是真的!”他掀起衣袍,露出背上狰狞的伤疤,“老夫这顿打可没白挨!”
终于提到他黄盖了,不知道还以为他在里面打酱油呢,出场太少了。
程普揶揄道:“就你爱逞能,非要亲自上阵。”
孙权动容道:“老将军受苦了。”
周瑜却盯着屏幕皱眉:"奇怪...剧中为何不提阚泽献诈降书之事?"
鲁肃若有所思:“或许是为了...突出诸葛亮?”为诸葛亮花费了如此多的笔墨,这一点肯定也不会吝啬。
果然,下一幕竟是诸葛亮"料定"黄盖会用苦肉计。
哇呀呀,气煞人也。
“放他娘的狗屁!”程普直接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