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大海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又看看面露得色的侍郎和沉默不语的丞相,长长地叹息一声,佝偻着背,缓缓向殿外走去。

他知道那一纸招安的诏书,非但不能换来和平,反而会像一滴冷水落入滚油,激起松阳县更强烈的反抗火焰,也会让天下心怀不满之人,更加看清这座煌煌庙堂的外强中干。

这朝堂危矣。

-----------------------

作者有话说:好想改笔名[化了][化了][化了]主公们,臣稍稍来迟[让我康康]

第132章 赵匡胤

不管朝堂上的人咋想,反正姜戈是爽啦!

这诸葛亮招聘的实在是太值了。

岂止是值,简直是捡到了旷世奇珍。姜戈感觉自己这个县令,当得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又前所未有的底气十足。

丞相一个人干了一群人的活不说,还把所有的东西都安排好了。她也算是享上清福了。

民启录发行之后,松阳县的历史名人也是纷纷响应,杜甫、周瑜、诸葛亮都在上面发表过东西,就连魏忠贤也有些跃跃欲试。

这日,杜甫又在偏衙内忙着筛选下一期的稿件,案头堆满了文章。魏忠贤揣着小手手,一身香水味,溜溜达达地踱了进来,目光在那些文稿上扫来扫去,状似随意地拈起一份,眯着眼看了片刻,竟下意识地用手指虚点着某个句子,嘴唇微动。

这写的啥啊?

还没有他写的好,魏忠贤不屑。

杜甫抬头恰好看见这一幕,心下诧异,不由脱口问道:“魏大人?您这是……也对文章感兴趣?我记得,您先前不是说不认识字吗?”

话音刚落,偏衙内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魏忠贤那拈着纸张的手指猛地一僵,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心中暗叫一声:“哎呀!忘形了!怎地把这茬给忘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那里面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去处,他要真是一个字不识的白丁,怎么可能爬到那般位置?

他魏忠贤岂止是识字,四书五经、权谋机变早已烂熟于心,揣摩人心、洞察秋毫的本事更是刻进了骨子里。

而且他心有多灵巧啊!

一点就通(得意jpg。)

做太监他都能做到九千岁耶!

若非如此,当年又如何能在波谲云诡的紫禁城中搅动风云,攀至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险峰?

上次为了躲避和杜甫的谈话才推脱是文盲,没想到是把自己给坑害了。

电光石火间,魏忠贤已恢复了常态。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