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手中的菜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他猛地拉开门扉,眼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太白兄!真是你?”
杜甫怔在原地,喉头滚动了几下,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太白兄!当真是你?”他急忙将李白让进屋内,枯瘦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几乎握不住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才注意到李白身后还立着个年轻男子,身着青色短褐,风尘满面却身姿挺拔如松。那人上前一步,朝杜甫夫妇含笑行礼,举手投足间透着江湖儿女的爽利。
见杜甫这般反应,李白抚须笑道:“正是。宗璟乃是我妻弟,这次特地一路护送我来寻子美。”说着拍了拍宗璟的肩膀,“这一路多亏了他。蜀道艰险,他不仅识得捷径,遇有险处总是先行探路,倒让我这把老骨头少受了不少颠簸。”
李白踏进屋内,虽风尘仆仆却眉目疏朗。他解下腰间佩剑倚在门边,剑鞘上的云纹在昏暗中若隐若现:“才得赦免,便踏上蜀道。这一路行来,竟觉得连山月都在为我引路,每至险处,总有一轮明月照彻前路。”
杨氏见状,悄悄带着孩子们去准备茶饭,脚步轻缓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重逢。
杜甫点亮油灯,昏黄的光晕在二人之间流转,将墙壁上投下的影子拉得悠长。他仔细端详故人,见李白虽面带倦色,眼角已爬满细纹,但那双眼睛却重现了往日的神采,恍若盛星。
“听说赦书抵达夜郎时,你正在醉中题诗?”杜甫边问边为李白斟上一盏粗茶,茶汤清冽,映出
两人不再年轻的容颜。
李白朗声大笑,笑声震得梁上微尘簌簌而下:“确是如此。当时醉中恍惚,还道是明月入梦来报喜,醒来时赦书已至。”他接过茶盏,目光忽然落在墙角那包未藏好的种子上,“子美如今也学着稼穑之事了?”
杜甫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神色温和如春土:“乱世之中,唯有土地最是诚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倒比官海沉浮来得实在。”
李白闻言静默片刻,眼中闪过复杂神色,似有云涛翻涌。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只酒囊,鹿皮囊身上还沾着远行的风霜:“虽是从简,却是我特意沽来的佳酿。今日当与子美一醉方休,不负这明月。”
窗外月色渐明,清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将粗茶淡饭也镀上一层银边。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衬得这草堂之夜格外宁静。
酒过三巡,李白颊上已染酡红。他忽然按住杜甫正要斟酒的手,目光灼灼如电:“子美,你说可以见到太宗是不是真的?”
———
比起其他人各回各家的喜悦,魏忠贤买了东西,没有回到大明,他正在干一件大事。
县里人都知道,这巷底住着一位神秘的绣娘。听说曾是宫里的女官,十指翻飞间能绣出腾云的龙纹。那年京中大乱,她带着一手绝活隐姓埋名,竟在这小县城里扎下了根。灾荒年间,别人啃树皮吃观音土,她却凭着替富户绣嫁衣的手艺,不但顿顿能吃上白米,甚至还攒钱买下了这座小院。
如今她已是满头霜雪,手指却依然纤长灵活。只是近年来极少动针线,县里人说便是金山银山堆在眼前,也难叫她再拈起那根金针。
魏忠贤的锦匣里装的却不是金银。他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