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戈称帝的消息,就像一块投入历史洪流的巨石,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
作者有话说:快二十天的断更,我想对一直支持我的读者宝宝们说声对不起,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对我造成很大冲击的事件,让我暂时失去了创作所需的精神状态。我尝试过强迫自己写作,但写出的内容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准,非常对不起大家,我会恢复正常更新的,[合十]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48章 庆功宴
姜戈对于朝廷众人的反应一概不知。
她正端坐在大堂上首,目光扫过堂下每一位将领与谋臣——诸葛亮、周瑜、赵匡胤、霍去病、白起、秦叔宝、尉迟敬德、杜甫……
这些在史册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今齐聚一堂。望着这般群星璀璨的景象,她唇角微扬:有如此豪杰相辅,若不携手闯出个日月山河的新天地,岂不辜负这天赐良机?
这次她没有等众人汇报,而是直接站起身,清脆的声音打破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不能再等了。”
短短四个字,却有千钧之力,让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她身上。那目光中有探究,有期待,更有被这决断所点燃的火焰。
“我们步步为营,朝廷却得喘息之机,不断加固城防,调集兵马。”姜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与其等待时机,不如创造时机!我们何必再给朝廷留下喘息之机,应当主动出击!”
此话一出,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滴入了冷水,堂下顿时一片沸腾。
“主公所言极是。”
尉迟敬德率先吼道,声如洪钟。他环顾四周,见众人虽情绪高涨,却大多还在消化这个决定,目光不由得掠过坐在角落兀自出神的霍去病——这位年轻的冠军侯保持这般神游天外的状态已有数日,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哎呀。
不管他。
他见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立刻提出具体方略,他按捺不住胸中翻涌的战意,猛地站起身,黝黑的面庞因激动而泛起红光:
“既然要出兵,刀枪要磨快,肚子也要填饱!不如先办个庆功宴壮行!来个火锅、烧烤、烤肉什么的,让弟兄们吃饱喝足,才好上阵杀敌!”
脑海中已然浮现出铜锅里红汤翻滚、烤肉架上油脂滴落爆起滋滋火苗的景象,这些美味他向往已久,只是独自享用总觉少了那股子热闹劲儿——当然,他是绝不会向旁人承认他是心疼钱的。
诸葛亮羽扇微微一顿,轻掩唇角,眼中闪过一抹促狭笑意:“尉迟将军倒是心急。这京城尚未拿下,此时便谈庆功,岂非为时过早?莫非将军已能未卜先知,稳操胜券了?”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善意的调侃。
被这么一说,尉迟敬德非但不恼,反而重重拍了拍自己坚如铁甲的胸膛,豪气干云地回应:“有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有运筹帷幄的周郎,有勇冠三军的诸位同僚在,莫说拿下京城,就是生擒那皇帝小儿,也不过是探囊取物!”他粗犷洪亮的笑声在厅内回荡,那毫无保留的自信仿佛能驱散一切黑暗,顿时冲淡了议事带来的凝重气氛。
这番话虽说得信心满满,却绝非无的放矢的狂言。
毕竟他是尉迟敬德——曾于万军之中单骑救主,一杆马槊横扫千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当年面对太子府的禁军精锐,他便是这般一往无前、视险阻如无物的气势,今日面对在他看来是土鸡瓦狗的朝廷兵马,自然更添几分胜券在握的从容。
一旁的秦叔宝闻言,不由得朗声大笑,他与尉迟敬德乃是生死之交,默契非常,伸手在他那宽厚坚实的肩头重重一拍:“好,既然敬德兄有此豪情,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
他目光不经意间瞥向始终静坐一旁,仿佛与周遭喧嚣隔绝的霍去病,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不过要说千里奔袭,擒拿敌首于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