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系统視为一个整体,当玉门关被纳入系统之后,谢乔能直接通过系统对原有的长城进行替换。

当前的汉长城只是两米或者不足来高的黄土夯築的简易土石墙,谢乔预计先将它替换为一级城墙,随后再升级为二级城墙。二级城墙高一丈五,厚一丈,城墙上还有女墙和凹凸的垛口便于士兵战斗,材质的土石比例达到1比2,不容易被利器凿穿:现阶段基本够用了。

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巩固边防就得需要外物的加持。

谢乔选中长城,再点击[替换],系统显示长城的全长为三十八公里,她还需要补足总计约六百二十个单位的石料和三百零九个单位的沙土以及一百一十七个单位的木料。

更不要说升到二级所需耗费的材料了。

虽说工程量浩大,但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势在必为,且需速为,一旦兴建完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条南北走向的长城好比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可以彻底隔绝西北方向上游牧民族的侵扰。汉朝的统治者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早早地在这一带起筑长城,但无奈财力物力人力有限,只能夯筑低矮的土墙,且无法长期有效维护,立而损,损而修,劳民伤财,效果不佳。

而谢乔则不同,她只需要拿到足够的建筑材料,就能通过系统的外挂自动进行修筑,无需大规模地从百姓中间征发徭役,维护长城中的破损处也能一键解决。

在这条长城上,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位于玉门关北侧约二十里的大方盘城,原是前朝用以屯兵屯糧的昌安仓,业已废弃。

另一个节点,就是在这一时代被称为冥水的疏勒河,河道与长城的交界点刚好距离玉门关约五十里地。

这样一来,绵长的七十里长城就被两个节点分成了较为均匀的三段,谢乔会将这两个节点都作为防御的重要据点,增设烽燧和箭楼,使长城的防守更为稳固和首

尾接應。

后续的几天时间,谢乔馬不停蹄、气不敢多喘地进行一系列操作:

先修建[校场1级],[校场]是关隘特有的建筑,与[兵营]相似,但功能性要弱化许多。部曲可以在校场中进行训练,也可以利用校场整编[西凉輕卒][西凉弓手]等基础部隊,但无法招募和整编高级部隊。

再通过校场将投降的玉门关守军整编为自己的部曲。并留够城关上警戒的兵卒,将其他兵卒以及被惩罚服役的罪犯全派遣出去采集木料、石料和沙土。

尝试与羁押在玉门关大牢里的羌兵沟通,通过供吃供喝释放善意进行拉拢。只是收效甚微。

派黄意继续寻找阳关都尉李益的下落。谢乔想以此考验他的能力。

尤其是最后这个,几乎成了一个迷。

当夜阳关守军皆能证实,攻城前李益尚在关内,而出关的仅有那一骑,抓回来的还不是李益本人。

所以谢乔推测,他就在关内的某个地方藏着,很大概率和他从西域赚回来的大量的珍宝珠玉藏在一起。毕竟谢乔在都尉府中搜出来的东西还没有焉皿山馬匪的三分之一。

可能什么都尉府中的什么地方有密道机关,但问遍原阳关的守军,没有一人知情。

没找到李益之前,谢乔是不敢用[名声净化符]的,她得把李益与馮悉凑到一块儿杀掉。谢乔不想耽搁太久,因为忠诚度一直在掉,掉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势力内部分崩离析,众叛亲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