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对这个时代而言,这简直是个奇迹。

她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稍稍落下了些。

当然,建造[屋舍]的任务远未结束。

眼下只是解决了“有地方住”“有地方过冬”的问题,距离她设想的一家一舍的目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已非燃眉之急,可以每日按部就班地进行。这些基础繁复的建造任务,謝均一个人通过係统操作即可应对。

年关悄然临近。

謝乔身心放松地回到了榆安——这座由她一手规划、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的城池,她的大本營。

刚一踏进城门,谢乔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热烈气氛。

道两旁,虽然天寒地冻,却有不少百姓聚在一起忙碌着什么,脸上洋溢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轻松与期待。

“这是在做什么?”谢乔拦住一名正在挂简陋彩绸的吏员,好奇地问道。

那吏员一眼认出她,连忙躬身行礼:“回主公,这是在为年关的春演大联欢做准备呢!”

谢乔微微挑眉,这个词还是她当初随口跟谢均提的,没想到他不仅记住了,还真的着手操辦起来了。

“什么时候辦?”谢乔追问。

“今年岁晏。”

岁晏就是除夕。她心中了然。温饱问题是基础,基础打牢了,精神层面的需求自然会浮现。这春演大联欢,来得正是时候。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集体认同感,讓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经历过苦难的百姓,真正将榆安视为自己长久栖身的家园。

她挥手讓吏员继续忙碌,自己则信步返回了她在榆安的家。

榆安西城,属于谢乔的那座屋舍院门被推开。

这户屋舍是她通过係统建造的第一处住所,简朴却齐整,住着三个人:她,谢适,谢均。

她和谢适不在榆安的这段时日,谢均每日处理完縣府的公务,回来面对的便是这空荡荡的院落。如今,随着她的归来,这处小小的住所终于有了几分人气。

院内一人闻声抬头,正是谢适。

分别近一年时间,少年的身形拔高不少,或许是在荥阳负责接引流民,经历了世事磨炼,眉宇间褪去了些许不谙世事的稚气,站立时身姿挺拔了些,隐约透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气质。

“阿姐!”谢适快步迎了上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喜悦。

“阿适看着似乎长进不少。”谢乔打量着他,随口问道,“在荥阳这一年可有何奇遇?听说你闲暇时还在读书。”

提到读书,谢适脸上掠过一丝赧然,却又帶着点小小的自得:“找了些书简来看,只是我认字不多,进展缓慢。”他挠了挠头,“不过比起以前,我始知书中真义,愈发爱看。”

谢乔心中微动。在异乡,在那般环境下,竟能主动寻书自学,这份心思已属难得。她不得不感慨,读书改变气质这一点,在哪朝哪代都适用。

“来,考校考校你。”

谢乔来了兴致,也不拘泥形式,站在院中搬了根小木马扎,坐下问道,“我说上一句,你答下一句。”她略一沉吟,“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谢适答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