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安城目前的官驿,经过谢均之前的几次升级,已经是[官驿Lv3],不仅是榆安官方接待往来使者、官员的地方,也兼具了城内唯一旅店的功能。
自从谢乔派出手下的西凉骑兵,以阳关为据点,开始清剿附近商路上的匪寇流寇后,往来于榆安和西域之间的商队明显增多,官驿的生意随之日渐兴隆。
官驿现在仍由孙少英夫妇打理。这对夫妇自雒阳而来,为人勤恳踏实,料理官驿,颇有经营之道。
夫妇膝下无子,但却与当初同行的蔡琰、徐慎、卓兰三个孩子关系十分融洽。
三人白天在官学念书,晚上便回到官驿居住,并未住在官学的宿舍里,孙少英待他们如同己出。
谢乔带着谢适走进官驿时,已是深夜,但大堂里依旧灯火通明,孙少英正和丈夫一起在前堂忙碌着,盘点着今日的账目,几个雇来的帮工在收拾打扫。
见熟悉的身影迈步而来,孙少英连忙放下手中的算盘,热情地迎了上来。
“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孙少英脸上带着几分惊讶。
“我饿了,来讨口吃的。”谢乔也不客气,笑着说道,“食肆关门了,就想还有你这儿有吃的。”
“哎呀,快快请进!”孙少英连忙招呼谢乔二人坐下,又对丈夫说道:“快去后厨看看,给她弄些热乎的吃食来。”
“好嘞!”孙少英的丈夫应了一声,便匆匆往后厨去了。
谢乔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待的间隙,和孙少英闲聊起来。
“对了,蔡琰他们几个怎么样?在官学还习惯吧?”
提到几个孩子,孙少英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好着呢!你是不知道,蔡家小姑娘,真是个神童!先生教的东西,她听一遍就能记住,过目不忘!学堂里的先生们都喜欢她喜欢的不得了,还说开春的春演,要让她上台表演个曲目呢!”
“哦?是吗?”谢乔有些意外,但想到蔡邕的才名,又觉得理所当然,“那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可不是嘛!”孙少英与有荣焉,“还有徐慎那孩子,也是个机灵懂事的,肯下功夫学。他阿父徐垣,不是在龙勒县县府里谋了个差事嘛,伤也养好了,他母亲温娴如今也在官学里当先生呢,一家人日子过得挺安稳。卓兰那丫头最是能干,放了学还经常回来帮我干活,手脚麻利得很。”
听着孙少英絮絮叨叨地说着孩子们的近况,谢乔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这些来自雒阳的孩子,能在这里安稳地生活、学习,也算是她努力的一点成果。
正说着,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姨,姐姐来了吗?”
是蔡琰。她穿着一身干净的学子服,手里还捧着一卷竹简,显然是刚温习完功课。看到谢乔,她眼睛一亮,快步走了下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姐姐。”
谢乔温和地看着她,“这么晚了还没睡?”
“有点睡不着。”蔡琰轻声回答,随即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期盼和不易察觉的忧虑,“主公……可有我父亲的消息?”
每次见面,这都是蔡琰必问的问题。谢乔看着她那双清澈却藏着思念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叹。蔡邕如今的处境确实不妙,但她不能让这孩子失去希望。
“暂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谢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充满信心,“不过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打探了。明年,等开春路好走了,我亲自想办法,一定将你父亲平安接回来。”
得到谢乔的承诺,蔡琰的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用力地点了点头:“谢谢姐姐!”
这时,孙少英插话道:“”说起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