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6(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后,一战功成。

给中原那些咋咋呼呼的诸侯,一点来自西凉的小小震撼!

思绪拉回眼前的舆图。

毫无疑问,她现在控制的核心区域,就是榆安、龙勒二城,阳关、玉门二关。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í??????ω?ē?n????????5?.???????则?为?屾?寨?佔?点

这四个战略支点及其辐射范围,构成了她目前全部的领地。

经过两年半的经营,如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軍民总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万。这个数目,放在人口锐减的凉州,甚至比任何一个大郡的在册人口都要多得多。

从舆图上看,这片区域整体呈现出西北至东南的狭长走向。

北面,以及北偏东的方向,是草原的邊界,北塞山,构成了天然的屏障。

南面和南偏东,则是广袤高原的陡峭邊缘,同样难以逾越。

而整个西面,那道残破的汉长城,被谢乔利用系统的建造功能,重新修复、加固、贯通,成为一道坚实的防线。

但这根“骨头”再硬,亦有被敲断的风险。因此,谢乔沿着长城防线,精心布局了五个大型軍戶聚落:阳关、玉门关、大方盘城、冥水河口、北塞山麓。

如今,这五大军戶聚落的人口数量,皆超过了四万人,其体量规模,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的许多县城。每个聚落,都驻扎着超过一万名经过初步训练、耕战结合的军戶军士。这五个聚落,如同裹缚在长城这根骨头上的强健肌肉,赋予了防线无与伦比的韧性与活力。

更不用说,长城以外还有依附于她,沿着长城一线游牧的两大西蕃部族,作为外围的警戒与辅助力量。

这不是单一的防御,而是防御体系。

如此雄壮的边防体系,如此众多的人口基数,这便是她在西凉立足的根本。

视线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舆图东南角那条狭长的通道上。

这片区域,是谢乔目前领地版图上唯一需要特别留心提防的方向。它像一条细长的脖颈,连接着她的核心地盘与外界,而通道的另一端,不遠处便是敦煌郡的郡治所在,敦煌城。

敦煌太守陈达,据谢乔之前从馬匪手中救过的陈达之女陈珩所言,此人官职是花钱捐来的,其能力大约只够在雒阳城里当个不起眼的小吏,骤然到这西凉边陲之地,治理一郡之地,自然捉襟见肘,手忙脚乱。

更何况,如今的西凉,匪寇横行,羌乱未平,局势混乱不堪。陈达偏偏又是个极其爱惜性命、缺乏担当之辈,胸中毫无建功立业的志向,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在任上自保周全,然后盼着任期一满,便能活动关系,左迁回调中原的富庶繁华之地。

据谢均派出去打探情报的暗探的情报,这位太守自上任以来,因为畏惧城外的乱兵匪寇,竟从未踏出过敦煌城门一步。

正是因为陈达的这种“鸵鸟”心态,谢乔才能从容布局。平日里,她只是依着规矩,命龙勒县丞徐垣派遣县府从事,定期前往敦煌郡府报备文书,述职问安,维持着表面上的联系与恭顺。

陈达从未对这位异常“安分”的邻居产生过任何疑心。

表面的平静之下,是谢乔布下的层层警戒。在这条狭长的东南通道内,谢乔依托地形,设立了多重关卡和明暗哨卫。每一处关卡都严格盘查过往行人,确保通行的只有持有合法路引、货物清晰的商旅队伍,任何形迹可疑的人员,都会被扣留详查。

她需要这条商路带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