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逐渐成形。

等以后[空间传送符]积攒得足够多了,或许可以去一趟珠崖。

根据她原世界的记忆,此时的海南岛,尤其是万泉河所在的区域,应该还处于相对原始、人烟稀少的状态。如果能利用[空间传送符]的伟力,将温暖湿润的万泉河水,跨越千山万水,引入干旱的西凉隔壁。甚至,更进一步,再将南海的海水,引入玉门关外那片广袤无垠的荒漠。

南海终年温暖,四季如春。将大量的温水引入西凉,利用水体巨大的比热容特性——就像后世地理课本上说的大西洋暖流调节北欧气候那样——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西凉冬季那令人绝望的严寒气候。

这个想法太过宏伟,甚至有些疯狂。

但谢乔看着舆图内的基业,境内超过三十万依赖她生存的军民,心中改造天地的冲动,便不由自主地滋生。

将沧海之水引入戈壁,让瀚海变桑田,这听起来如同神话,但未必不能成为现实。

在原世界,她的民族,是何其伟大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身具改天换地的勇气,一步一个脚印,自力更生,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移山填海,被赋予“基建狂魔”的称号。

身为其中的一份子,谢乔与有荣焉,且完美继承其基因。

谢乔深吸一口气,将这些过于遥远、需要庞大资源支撑的构想暂时压下。

水的问题暂且搁置,谢乔的思绪转向了另外的方向——她的终极目标是扫荡诸侯,统一天下十三州。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行军作战,离不开两样核心:能征善战的士卒,以及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

后者,如今有了初步的保障。

榆安以西,高山牧场在持续运转中。三面环山,一面是城墙的牧场,内部全部铺上了神奇草场,里侧散养着大量的牛、羊、馬、骆驼。外侧鸡、鸭、兔、鹅养在笼子里,鸭、鹅定期放到旁边的水泊中。猪养在圈中。

这个牧场,如同一台的生产机器,每日产出大量的肉、蛋、奶。屠宰后的牲畜被迅速处理,肉块按部位分割,鸡舍鸭栏每日拾取的蛋堆积如小丘,需要好几个筐才能装完,挤奶的牧户挤出白色的奶液注入木桶。

产出的鸡蛋与鲜奶,其中固定的一部分,会准时送达榆安城的官学。孩子们的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这是未来的根基。宰杀的鸡鸭鹅的翎羽,专门送入工坊,以制作羽箭。剩余的产物,连同分割好的肉块,都分门别类,仔细包装后,送入时间凝滞的[大仓]中存储。

紧邻牧场不远的地方,还有一片同样由谢均料理的官方农场。

这片农场面积不大,大约只有两千个平方。农场所用的土地,大部分是中级神奇土壤,还有约四百块高级神奇土壤。

这片农场的功能,被定位为“调节器”。它不追求单一作物的最大化生产,而是根据当前的具体需求来决定种植内容。仓库里缺粮了,便立刻翻整土地,播种下耐旱高产的粟米或麦种。餐桌上蔬菜种类少了,便种下水灵的菘菜、芥菜。市面上瓜果价格上涨了,便栽种下西瓜、甜瓜的秧苗。

农场的运作保持着全天候的节奏。一旦成熟,便立刻组织人手进行采摘、收获,然后迅速清理田地,播撒下新一轮的种子。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