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便可离去,绝不强求。”

厅内一片寂静。

学子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消化着这番颠覆性的言论。

让他们这些自负才学的士子,去跟着胥吏学习具体的事务,这在传统的观念里,确实有些“掉价”。

但谢乔的话也点醒了他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尽数出身世家大族,若无此机会,或许终其一生也难以接触到真正的政务核心。梁国相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職位,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实践平台。

短暂的沉默后,先前性急的那个青年率先站起,躬身行礼:“在下愿听从谢府君安排!府君所言,深合我心!”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在下亦愿!”

“愿随府君学习!”

看着眼前这些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的年轻人,谢乔心里清楚,她的“梁国官场大学”计划,算是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里,梁国各个官署衙门里,多了一道道年轻而陌生的身影。

他们起初或许笨手笨脚,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书和繁琐的流程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闹出一些笑话。

有被派去协助管理市场,结果被油滑的商贩几句话绕晕,差点弄错税额。

有被安排去处理乡间田亩纠纷,听着双方乡民俚语土话的争吵,半天没弄明白事情原委。

还有跟着老吏下乡丈量土地,一天下来,腿脚酸软,叫苦不迭。

谢乔并没有过多干预,只是派人留意观察,定期

将这些“实习生”的表现汇总给她。

她时常翻阅,上面记录着每个人的进步、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各自展现出的不同特质。

她看不过来的,还有周密替她筛查。

“此人对数术敏感,可以往户曹或仓曹方向培养。”

“此人性子沉稳,言语不多,但做事条理清晰,适合处理文书档案。”

“此人总能用些乡间俚语与百姓打成一片,化解矛盾。是沟通之人才。”

周密心思缜密,为她省去了许多琐碎。

以此形式,谢乔不仅为西凉储备了未来的行政力量,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了无数双眼睛和手,深入到了这具庞大郡国机器的每一个角落。

这些年轻的预备吏员,就像是她放出去的探针,让她清晰地感知到梁国行政体係运作的真实脉络与细微之处。

哪个部门人浮于事,哪个环节容易上下其手,哪些沿用已久的规章早已不合时宜,都在这日复一日的实践反馈中,逐渐在她面前显露无遗。

这与她此前担任中尉时,只能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情形,已是天壤之别。

如今身为梁国相,名正言顺地掌握着一国资源调配的大权,她终于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彻底熟悉并驾驭这整套行政班子。

带回来的第一手信息,远比任何故纸堆里的记载都要鲜活深刻。

由此,谢乔对郡国级的行政体係,不再只是一堆模糊的官職名称。

她现在能具体地想象出每个岗位实际运转的模样,且理解透彻。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